缩略图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

王景慧

通化县二密镇中心小学 134102

摘要:为契合教育改革大势,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强化多媒体运用,主动探寻多样化的应用方式与路径。如此一来,能助力学生攻克学习重难点,在提升其创新与观察能力的同时,全方位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小学美术老师可主动把多媒体软件融入日常教学,发挥其技术优势。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美术教学巧妙结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充分点燃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助力其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素养与综合技能,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筑牢艺术根基 。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学科直观且具观赏性。将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入美术教学,能极大凸显这一特点。多媒体能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更多感官刺激。生动形象的画面与优美悦耳的声音相互配合,为学生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最大程度强化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第二,助力学生攻克诸多学习难关。多媒体辅助技术具备独特优势,它能把那些抽象难懂、仅靠语言难以精准阐释的内容,以直观形象、具体可感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如此一来,能有效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助力学生更高效地汲取知识,更迅速地化解学习难题。第三,对学生思维具有显著的激活效能。相较于传统教学,多媒体辅助技术优势明显。教师借助多媒体,能为学生营造出充满创造性和探索性的情境。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思考热情,更进一步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其日后深入学习筑牢了坚实根基。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依托多媒体,营造趣味学氛围

人们常言“万事开头难”,此乃普遍认知。一个趣味盎然的开场,犹如一把钥匙,能迅速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点燃他们内心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投身知识的海洋。著名教育家托尔斯泰曾深刻指出,成功的教育绝非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渴望。在美术教学领域,教师当善用多媒体软件这一现代科技利器,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借助其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如此,学生方能生成强劲的学习动力,高效开展美术学习,达成“减负提质”的双减目标。

例如,以《动物乐园》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可依据课本中动物的特点设计美术教学环节。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软件播放《疯狂动物城》的精彩片段,以趣味电影故事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后续的动物造型创作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当学生沉浸在“动物乐园”情境中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影片里各种动物的造型,并指导学生动手捏造。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为熟悉的小动物增添独特装饰。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趣味动物电影片段,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他们捏造出形态各异的动物造型,进而推动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巧借多媒体,拓展课程资源维度

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教师需突破传统局限,积极引入多元资源。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多数美术教师过度依赖教材,长期照本宣科,致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难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效。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如播放相关艺术纪录片、展示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图片等,实现课程资源的深度延伸与拓展,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积累更丰富的经验,提升美术素养。

例如,在学习《节日的装饰》一课时,传统教材上可能仅展示了一些常见的节日装饰图片和简单的制作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世界各地不同节日的装饰视频,如中国的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春联,热闹非凡;印度的排灯节,五彩斑斓的彩灯、精美的雕花蜡烛,充满异域风情。接着展示一些节日装饰的创意手工制作教程视频,像用废旧材料制作节日挂饰、利用自然材料装饰节日场景等。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节日装饰的差异与特色,拓宽了知识视野。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发挥创意,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独特的节日装饰作品。学生积极动手,制作出了许多充满个性和创意的作品,不仅提升了美术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提升美术能力素养

美术作品多是艺术家经形象塑造,生动再现现实生活,饱含着创作者的真情实感。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的特质,能助力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美术作品内涵。它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以多元形式呈现知识,让学生在欣赏、分析作品时,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全方位提升美术能力,是强化学生能力的有效之选。

例如,在进行《百变团花》本节课程时,传统教学可能只是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的团花图案,教师简单讲解其制作步骤和寓意,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团花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团花作品,高清的图片让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团花精细的纹路、绚丽的色彩。同时,配上生动的讲解,介绍团花在不同节日、场合的用途,以及它所承载的美好寓意,像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等。

此外,还能播放团花的制作视频,将原本抽象的制作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折叠、裁剪的细节。在欣赏与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团花作品的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之后动手制作时,学生们发挥想象,创作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团花作品,自身的美术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三、结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引入多媒体辅助技术,效果显著。它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还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助力其高效完成任务。美术教师授课时,要善用多媒体优势,结合教学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以此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参考文献:

[1]潘梅梅.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67):176.

[2]董京.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03):94.

[3]余美云.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巧用多媒体提高教学实效分析[J].读与写(上旬),2018(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