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透水铺装施工技术在园林道路中的应用
王志杰
邢台市政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邢台 054001
引言
城市化的递进与城市暴雨的常态化并行,城市洪水问题的严峻性由此可见一斑。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深度及环保理念的传播力度,生态透水铺装技术作为解决城市水涝问题的环保工程技术如今被众多人所瞩目,尤其在园林道路设计方面,使用生态透水铺装技术既能营造高质量的道路生态环境,也是应对洪涝挑战的有效手段。然而,生态透水铺装技术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行维护均需技术精湛,对于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有着高需求。此研究所关注,则是生态透水铺装技术在园林道路应用的深层次探索,愿其能为同行者提供实用参考,推动生态园林发展,并协助城市洪水问题的有力解决。
1 生态透水铺装的基础知识
1.1 生态透水铺装的基本原理
生态透水铺装是一种强调让雨水顺利融入地面的城市绿色解决方案。此类技术模式的主要革新之处在于它运用了特殊的铺装材料孔隙,提供了雨水快速渗入地下的通道,从而降低了积水和径流问题。透水铺装系统一般由面层、透水基层以及排水层构成,并且三者协同作用,担负着水分下渗、贮存和缓慢释放的职责。肆意流淌的雨水在渗入地表后,能有效补给地下水,同时,自然的土壤物理植物化学反应更起到了过滤作用,减低了污染物随雨水流动而流入地表的风险。
生态透水铺装的渗水效果,然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及架构的合理规划。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材料通过优化颗粒级配形成高渗透性,保持必要的承载能力。透水铺装通过削减雨水径流峰值,延迟排水时间,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在环境保护与景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生态透水铺装的构造方式
生态透水铺装的构造主要包括基层、过渡层和面层三层。基层采用如碎石等具有良好承重和透水性的材料,确保水分迅速下渗;过渡层位于基层与面层之间,选用中等颗粒材料以调和上下层颗粒尺寸差异,增强结构稳定性;面层则直接承受荷载,常选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等材料,这些材料在设计时已考虑孔隙空间、硬度及耐用性,以满足透水及交通需求。
1.3 生态透水铺装的材料选择
生态透水铺装的材料选择对其效能及耐久性至关重要。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及透水沥青等材料因其多孔性而备受青睐。透水混凝土适合雨量大的地区,能有效吸收雨水;透水砖具有透气功能且样式多样,适用于人行道及景观区;透水沥青则因其适应性强、软硬适中,适用于重载车道及停车场。材料选择需综合考虑气候、使用场所及经济成本,以确保在园路应用中发挥最大效益。
2 生态透水铺装施工的详细步骤
2.1 底层处理过程
底层处理是生态透水铺装施工的首要环节,旨在为后续工序提供坚实、均匀的基础。首先需清理施工区域,移除杂物、植被、石块等障碍物,确保地基平整。接着进行地质调研,评估土壤透水性及承重力,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基层材料。对于透水性不佳的土壤,需提出替换或改良方案。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地基压实,提高底层稳定性与承重力。铺设砾石或碎石层以增强透水能力,并严格控制铺设厚度与密实度,避免沉降或形变不均。最后进行排水设计,确保生态透水铺装结构性能与耐久性。
2.2 界面处理过程
界面处理过程在生态透水铺装施工中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铺装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水性能。在界面处理中需要对铺装基底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无杂物、尘土和油污,以便后续施工材料的结合。这一步骤对基层与透水层的结合效果至关重要。
在基底处理阶段需谨慎,确保其平整且压实,以达到预设的密实度和平坦需求,为后续的构建层提供必要的稳固性。在处理界面时,也需负责任的选择适当的界面材,例如透水土工布或者粘合剂,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这里的土工布有助于防止微粒积淀,而粘合剂则有利于增强附着性能,通过地质条件和用途的实际需求,考虑对材料的优选,坚决保证铺装结构抗老化,保持良好的长效表现。界面处理的优良,就构成了生态透水铺装技术应用良好效果的础石。
2.3 透水层施工过程
透水层施工需选择合适的材料与方法。采用高渗透性材料如透水混凝土,确保透水性和耐久性。透水层需均匀铺设,厚度一致以保持整体性能。
使用振动压实设备确保材料稳固。施工过程中保持透水层表面平整,为后续附加层施工奠定基础。严格控制湿度和养护时间,以增强透水层强度和附加层使用年限,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3 生态透水铺装与传统铺装的差异对比
3.1 透水能力的差异
生态透水铺装采用高渗透性材料,雨水渗透速度快,能直接渗入地下,大幅减少地面水流。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地下水补充,还能显著提高城市的水文循环效率。而传统铺装则使用沥青、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限制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导致地面水流增多,常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由此可见,传统铺装在水文调节方面能力有限,尤其在暴雨来临时更显不足。相比之下,生态透水铺装的高度透水设计更顺应环境,生态效益显著。这种透水能力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物理性能上,更是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
3.2 对城市径流影响的差异
生态透水铺装与传统铺装在城市径流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铺装因不透水,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地下,大量水分在地表迅速汇集形成城市径流,加重了排水系统的负担,增加了洪水风险。而生态透水铺装则能有效渗透雨水,减缓地表径流的形成。其独特的多孔结构使降水迅速渗入地下,减少地表积水,降低径流峰值流量,调节径流量,减轻排水系统压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风险。这一差异凸显了生态透水铺装在改善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3 对城市水涝问题影响的差异
生态透水铺装以其独特优势,在缓解城市水涝问题上效果显著。传统铺装因材料不透水,导致雨水难以渗入地下,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加重排水系统负担,进一步增加城市水涝风险。而生态透水铺装则通过良好的透水功能,迅速将雨水引入地下,有效遏制地表径流量增长。这一功能不仅能在暴雨期间降低水流压力,还有助于补充地下水,使城市在极端天气下更有效地管理雨水资源。因此,生态透水铺装的运用能显著减少水涝现象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为城市排水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雷刚 . 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 [J]. 数字化用户 ,2020,(42):0073-0075.
[2] 莫冬萍 . 透水铺装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探究 [J]. 现代物业 : 中旬刊 ,2023,(06):142-144.
[3] 包 圆 圆 . 园 林 道 路 铺 装 施 工 技 术 [J]. 建 筑·建 材·装饰 ,2021,(16):138-139.
[4] 杨童周 . 园林透水砖铺装的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研究 [J]. 佛山陶瓷 ,2022,32(08).
[5] 张兆楼 . 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技术分析 [J]. 砖瓦 ,2020,(06):177-177.
作者简介:王志杰(1991—),男,汉,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