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户外测量活动在小学数学度量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张芳

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  2123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度量是对现实生活中物体或图形的量进行量化描述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小学数学阶段,度量教学涵盖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角度等核心内容,是学生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局限于教室空间,依赖教具演示和习题训练,导致学生对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感知模糊,缺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的能力。户外测量活动将课堂延伸至自然与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感受度量的价值与魅力,为突破传统度量教学的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小学数学度量教学的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度量教学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一方面,教学内容侧重知识传授,忽视实际应用。教师在讲解长度单位时,多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或教室中的物体让学生感受 1 厘米、1 米的长度,但学生缺乏在不同环境中对各种物体长度进行测量和估计的机会,难以形成灵活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在面积教学中,仅依靠方格纸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测量方法理解不深,无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面积测量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操作。传统课堂中,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学生模仿操作,导致学生对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遇到实际测量任务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或方法不当的情况。

三、户外测量活动在小学数学度量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长度单位认知

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或周边的户外场地,开展多样化的长度测量实践活动。例如,在认识 “米” 和 “厘米” 时,让学生分组测量校园里不同物体的长度,如教学楼的高度、走廊的长度、树木的周长等。学生需要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于较长的距离可以使用卷尺或测量绳,较短的物体则使用直尺或三角尺。在测量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测量的起点和终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如直线测量时要保持工具的水平或垂直。同时,让学生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单位换算,比如将测量得到的厘米数换算成米数,加深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户外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长度测量的技能,还能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不同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增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

(二)结合面积单位理解

面积单位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度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户外场地为面积测量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花园、篮球场等场地,让学生尝试测量这些场地的面积。对于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场地,学生可以通过测量长和宽,运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在测量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确定场地的边界,如何准确测量长和宽的长度,遇到障碍物时如何调整测量方法。对于不规则的场地,如花园中的小径或形状奇特的花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割法或近似法来估算面积,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几个规则的图形,分别测量它们的面积后再相加,或者用方格纸覆盖在图形上,通过数方格的方法估算面积。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如 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在实际场地中的具体范围,理解为什么测量较大的场地面积要用平方米,而较小的物体表面面积用平方分米或平方厘米。

(三)围绕体积单位探究

体积单位的教学涉及到空间观念的培养,户外的各种物体为学生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了直观的载体。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大小不同的户外物体,如石块、箱子、垃圾桶等,让学生进行体积的估算和测量。对于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学生可以测量其长、宽、高,运用体积公式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如石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排水法来测量体积,将石块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从而得到石块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体积的含义,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以及排水法的原理。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体积的大小,感受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在实际物体中的体现,如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一个垃圾桶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设计户外测量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将户外测量活动设计成项目化学习,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如 “设计校园测量地图”,让学生分组合作,对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道路、绿化区域等进行测量,标注它们的位置和相关度量数据,如长度、面积、高度等,并绘制出校园测量地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长度、面积、角度等度量知识,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确定测量的基准点,如何使用指南针或 GPS 定位确定方向,如何处理不同小组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等。学生还需要进行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绘制地图,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项目完成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校园测量地图,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分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结语

户外测量活动作为小学数学度量教学的重要延伸,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在深化学生度量概念理解、提升测量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户外资源,结合小学数学具体知识点,精心设计和组织户外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户外测量活动在小学数学度量教学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和深化,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户外测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度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剑英 . 聚焦度量本质 培养量感与应用意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度量”教学为例 [J]. 理科爱好者 , 2025, (03): 176-178.

[2] 王燕玲 .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量感培养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5, (11): 65-68.

[3] 陈小阳. 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量感教学——以“成语中的度量衡——度”为例 [J]. 教育 , 2025, (0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