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AI 之力,探“三角形内角和”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
王盼盼
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317000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三角形内角和”是重要知识点,它有助于学生更深了解三角形性质,为后续几何学习奠定基础。传统教学在传授该知识点时,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手动测量实验等方式,这种方式常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概念理解也不够深入,难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随着 AI 技术发展,其在教育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将 AI引入“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能为课堂注入活力,为该知识点教学带来新方向。
二、AI 技术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趣味导入,激发求知欲
在课程伊始,使用 AI 教学辅助软件播放精心创作的动画短片。短片以小动物们参加三角形王国的“神秘挑战”为背景,个小动物都手持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它们需要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手里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在神秘有趣的动画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想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究竟有什么奥秘,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自然且迅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二)AI 智能辅助讲解
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概念时,教师借助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 AI教育机器人进行辅助教学。AI 教育机器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音、配合屏幕展示,详细解释三角形内角和的定义。针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展开讲解,用色彩鲜艳的图形、动态演示标注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让学生有直观认识。期间,学生可随时向机器人提问,如内角和概念中“内角”具体含义等,机器人会耐心、精准回应,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AI 智能辅助讲解有效弥补教师在课堂上因关注众多学生,可能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充分讲解的不足,实现一对一解惑。AI 机器人使用语音与机器人提供动态视觉学生可以提问并获得 A I 补充教师的工作,学生互动以增强理效果以生动展示三角 机器人准确、耐心的解。
(三)虚拟实验模拟,直观见证原理
利用 A I 驱动的数学虚拟实验室平台,让学生“亲自”进行三角形内角和探究实验。学生通过电脑操作模拟环境,随机画出各种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三角形。平台利用 A I 算法,实时测算并展示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具体度数及它们的和。学生不断操作,观察到无论怎样改变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其内角和始终接近180°。
接着,平台通过动态图形演示,利用 AI 的图形变换功能,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学生能直观看到三个角刚好拼接成一个平角,从而清晰认识到三角形内角和就是 180°。在虚拟环境中,学生还可以重复进行不同类型三角形的操作实验,从多个角度反复观察与验证原理,突破传统实际测量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深刻理解知识内涵。这种虚拟实验模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体验,有助于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更复杂的几何学习积累经验。
(四)实时互动与反馈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利用在线 AI 互动课堂工具,为学生推送不同难度层次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练习题,题目类型丰富,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学生在平板或电脑上做题,系统实时收集答题数据进行分析。AI 系统迅速判断答题对错,若学生答错,立即弹出提示框,详细指出错误原因,并给出相关知识点回顾链接。
此外,AI 互动平台的讨论区功能也活跃起来,学生可就做题中的疑问、不同解法展开讨论。教师也能随时把握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与节奏。
(五)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借助基于大数据分析和 AI 算法的学习分析系统,全面收集本节课学生学习数据,涵盖课堂互动、练习题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表现等。系统对数据深度剖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比如,某些学生在计算已知两个内角求第三个内角的选择题上出错较多,系统会为其推荐更多同类型强化练习题,同时推送相应知识点讲解微视频,帮助巩固薄弱环节;对于掌握较快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如探索四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关系等内容,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运用AI 教学后的效果呈现
(一)知识理解与掌握更扎实
课后小测试结果显示,运用AI 教学班级的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概念理解正确率达 9 5 % ,计算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正确率为 9 2 % ,显著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班级。在对学生访谈中也了解到,超 8 5 % 学生认为AI 辅助教学让他们对三角形内角和原理更明白,知道如何通过不同条件去计算内角度数。
(二)思维能力发展更良好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解决问题中表现和作业成绩等发现,与传统教学班级相比,采用 AI 教学班级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更快想到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从作业中的解题思路看,运用 AI 教学班级有近 3 0 % 的学生能提出创新解法,展现出对知识灵活运用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学习态度积极向上
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可知,超过 9 0 % 的学生喜欢运用 AI 技术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学习,认为这让课堂变得有趣。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性显著提高,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提问、乐于参与讨论与实验,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对运用AI 进行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一)思考
目前采用的各项 AI 工具虽对教学有较大促进,但因多个工具来自不同平台和开发公司,数据融合与交互存在问题。如教学辅助机器人的数据不能与个性化学习分析系统无缝对接,影响对学生全面精准评估。
在应用 AI 进行教学时,部分教师难以在技术与教学间有效平衡。有些教师过于依赖 AI 工具,忽视教师作为引导者角色;而有些教师又因担心技术操作失误,未能充分发挥AI 功能,教学效果未达预期。
(二)展望
随着技术发展,期待未来有统一、完善的 AI 教学平台,实现学习数据实时共享整合。这样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学习历程,AI 系统能更精确地规划个性化学习路径与提供教学方案。
加强对教师 AI 教学应用能力培训,不仅要提升其技术操作水平,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在教学中巧妙融合 A I 的能力。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驾驭新兴技术教学的能力,真正发挥 AI 在数学教学中的强大助力作用。
五、结语
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合理运用 AI 技术,可为学生供个性化、自主化、多元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变为直观理解,提升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促进数学思维发展。但 A I 与数学教学融合还处于初步阶段,教师要正确看待 AI 的作用,将传统教学与新兴技术有机结合。教师既要充分利用 AI 优势,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与全面发展。随着 AI 技术更加成熟,相信它将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