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旁批变化及其使用策略研究
刘家瑞
渤海大学 辽宁省锦州市 121013
提要:新版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旁批”作为以往助读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的批注大多只局限于自读课文中,现在新版中扩展为不易理解的教读课文中也使用旁批,且加入旁批的课文明显较旧版增多,由此可以看出旁批对于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材对于旁批的重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 , 师生对旁批运用的现状并不理想, 严重影响了旁批这种助学系统功能的发挥, 也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和语文课标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以旁批变化这一主题入手,从旁批的概念和使用策略展开研究。
一、初中语文教材旁批的内涵与变化情况
(一)旁批的内涵
旁批作为语文教材的助读工具,通过随文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其发展历经评点文化的千年演变。从宋代吕祖谦《古文关键》的文学评点,到明清小说批注的兴盛,直至现代孙立权教授提出“意随文生”互动阅读理念,旁批逐渐成为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儒敏教授在《用好语文统编教材》中强调,教材中的旁批应聚焦核心功能——既要激发阅读兴趣,又要点明学习重点。评点的方式可以灵活一点,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所起到的作用是提醒,点明,不是说明。总之,作为温儒敏教授眼中创新点的旁批, 既是教师教课的参考工具, 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架。
(二)旁批在七年级下册课文中内容上的变化情况
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旁批呈现出三大变革:数量上,带批注课文从7 篇增至 9 篇,新增《太空一日》《蛟龙探海》等科技类的教读课文,体现国家对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类型上,带有旁批的课文突破传统文学体裁的限制,首次在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覆盖报告文学与传记;设计上,采用“疑问 + 陈述”组合模式,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自主探寻答案。以《太空一日》为例,其旁批密度与字数显著增加,通过具体语句指导学生解析航天纪实文学的专业内容,展现了教材编者在降低科技文本理解难度上的创新探索。这些改变印证了教材“与时俱进、服务学生”的核心理念,传统评点焕发现代教育活力。
下面通过表格来呈现七年级下册中教读课文旁批的变化及作用。

除此之外,自读课文的旁批,也是这套新教材的创新。温儒敏教授认为,现在的旁批有些陈旧而且死板,大多数都类似写作方法分析引导,这要改一改,往阅读兴味的焕发这方面改。比如《土地的誓言》以及《列夫·托尔斯泰》写外貌那一节的旁批,温儒敏教授就做了这样的改动:

二、统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旁批变化的使用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旁批提供的便利条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旁批的改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体现了教材编者对于旁批的重视。因此,在教学策略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逐步学会并扩大对旁批的使用。因此基于前文分析,从教师教学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解旁批的作用与意义
1.引入旁批概念
在开始教学带有旁批的课文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旁批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旁批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一种工具。
2.示范旁批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篇课文中的旁批所对应的部分段落,亲自示范如何运用旁批。例如,可以对有关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修辞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的旁批进行重点讲解,讨论教材编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使用了怎样的批注方法。同时解释这样批注的原因和目的。
(二)教授具体的旁批技巧并能够尝试仿写
除了在旁批的提示下理解课文内容外,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如何使用旁批,所以传授具体的旁批技巧就格外重要。同时,教师要知道旁批还有作为示例出现的作用。带有旁批的课文左右两侧除去旁批所占空间外,还有不少留白,这些空白之处也蕴含着编者的巧思,其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抄笔记或者回答问题,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仿照教材上的旁批,自己在理解和鉴赏文章的基础上也能像课文中的旁批一样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那么下面就针对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旁批提出以下关键几点:
1.关注关键语句
学生学会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如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并在这些语句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2.分析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通过旁批的引导识别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3.提炼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旁批
学生提炼文章的思想内容后,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并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总结和归纳。
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引导学生提炼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让他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最后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思考、疑问或感悟。
4.提出疑问与思考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将这些疑问和思考写在文章的空白处,以便后续讨论和交流。
5.讨论与交流
完成旁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旁批内容,讨论彼此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授旁批时,需要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批注。
2.及时反馈与指导
在学生进行旁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于批注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批注存在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3.培养阅读习惯
旁批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一种阅读习惯推广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旁批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外阅读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教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中的旁批,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丽萍.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中的旁批设计与运用[J]. 华夏教师,2024(22)
[2] 王安俊. 巧用旁批,让自读课文阅读走向“自主”[J]. 语文世界, 2024,(12)
[3] 刘晓艳. 初中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旁批运用研究[J]. 中学时代,2024,(06)
[4] 张华.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旁批运用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2023,(03)
[5] 朱薇薇 .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中教材旁批的运用 [J]. 语文世界 ( 中学生之
窗 ),2023,(01)
[6] 王彤彤 .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旁批式阅读提示的编写研究与教学建议 [D]. 济南
大学 ,2022.
[7] 王鑫宇 . 部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中旁批的教学使用策略 [D]. 河北师范大
学 ,2021.
[8] 邱娇.“部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旁批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2021.
[9] 朱晶晶.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自读课文提示语使用研究[J]. 作家天地,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