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作者

王许诺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0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群文阅读方式的不断兴起和对其理论实践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逐渐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之中,通过引导学生确立阅读议题来对多篇文本整体把握,进而探讨内容挖掘重点。群文阅读作为一种中观的教学形态,它既贯彻了当前新课改所推崇的教学精神,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解决了单篇阅读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养。而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语文教师的一致好评,引导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感知语文阅读的魅力,提升学习能力。

一、概念界定

群文阅读强调在阅读之前确定一个或多个议题,结合议题来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围绕着这一议题来展开阅读训练并尝试进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简而言之,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篇文章,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进行阅读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事实上并非一个新兴起的新式教学理论,最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台湾赵镜中先生就在《从“教课文”到“教阅读”》一文中提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的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而在这后,群文阅读又因为其具有方便整合多篇文本,开拓读者思维能力等独特优势,在中小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被广泛传播且被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价值

1.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由概念辨析部分可知,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多篇在内容上或主题上相关联的文本,借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单篇教学之上的更为复杂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借此来提升初中学段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则需要在教师提供的多篇文本中寻找他们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对比,并结合自己分析所得归纳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显著提升,且阅读策略也会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得以应用,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掌握群文阅读方法,并在日常阅读过程中灵活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由于群文阅读教学是通过多篇文本的对比展开,借用其关联内容来展开下一步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被大大增强。在文本之间出现的异同点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其异同点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除此之外,群文阅读所涉及的阅读文本内容十分广泛,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地区,因此,也可以极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们的灵感得到充分迸发,往往愿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掌握授课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培养,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而学生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时,各个小组成员将会自主探究、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同时运用一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与探究中 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写作意识。以鲁迅文章专题学习为例,教师在为初一年级学生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学生们由于年龄相对较小,与作者所处时代相隔较远,很可能无法切身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所流露的真情所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择将此篇文章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两篇文章结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心得的过程中迸发灵感,体会成年后的鲁迅对自己童年、青年时期身边出现的影响重大的人物那份感激、怀念之情,进而感受回忆性散文独特的双线视角以及双重情感的表达。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 运用任务驱动展开阅读,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习任务群的建构,注重阶段性和培养学生发展性的课程开发,这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基于群文阅读的文章内容编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群文的前提下实现精读、深读,感知群文阅读的价值,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利用任务群的驱动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则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将群文阅读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 将多篇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归纳,并将其设置为任务群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2. 运用“1+X”组文策略,为学生提供阅读情境

在当前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教师首先应当加以关注的便是群文阅读文本组合的策略。群文阅读并非是基于当前热门的大单元背景之下将多篇文章进行随意的排序和建构,而是以确定的某一“议题”为核心来开展较为结构化的阅读模式。“议题”是指将要展开阅读的某一组文本当中所蕴含的可供读者探讨和挖掘的话题,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群文阅读文本通常要围绕某一确定的“议题”开展教学,而“议题”也并不是某一个单独的结构内容,而是多角度、多维度、多方向、灵活性的“主题”。所谓“主题”,它与我们常说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当中提到的“主题”还有一些不同之处,群文阅读并不是完全在同一个单元当中选择文章篇目,而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统一性也并非以大单元教学中的人文主题和教学要素为指向。议题通常有情感、主题、手法等多角度,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组文中要结合情培为学生构建文本组合。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群文阅读展开教学十分重要,它可以在方方面面提升教师备课的效率以及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授课文本内容,灵活运用群文阅读模式展开教学,根据文本内容确定适合的议题,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进而促进初中生在群文阅读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金生桂.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与开展策略[J]. 学周刊,2024.

[2] 华维明.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 读写算,2024.

[3] 雷红娟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提升路径探讨 [J]. 试题与研究 ,2024.

[4] 李峰 .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J]. 新课程研究 ,2024.

[5] 龙政翰 . 群文阅读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路径探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