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
程婷
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咸宁 437100
“课程思政”是将每门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并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旨在推进立德树人任务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1]。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0 年 5 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探索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在全球新兴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动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引领着传统商贸进入消费升级和互通互联的商业3.0 时代,这给商科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此外,也进一步提出了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互联网
”数字化战略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战略推动下,新商科办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深植和培养[2]。
关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调查研究。当前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探究课程思政重要意义和内涵。第二,研究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和关键问题。第三,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与策略。当前研究处理理论分析阶段,缺少微观的分析。本文以新商科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对其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一定参考。
一、“跨境电商实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0 年 5 月 14 日,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 月下旬“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当前国家经济环境和格局下实施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3]。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专业教育高度和宽度,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方法。以管理类课程“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理论教授和跨境电商实训操作中来说,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介绍、跨境电商支付、跨境电商客服与管理等流程中,老师一定会课堂上和实训操作中提醒学生们牢记跨境电商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等。使得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专业岗位知识和职责,同时也能够牢记职责使命和担当。
(二)有助于提升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
洪早清和袁声莉等[4]认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 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跨境电商是“互联网 +”时代最热门和人才最紧缺的行业之一,众多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市场快速发展倒逼人才需求上升。据相关统计,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达450 万,且以每年 3 0 % 的速度增长,岗位多、职业发展空间大。此外,在当前全球购物消费升级和移动电子购物时代,中国消费者对于全球化电子商务具有天然的熟悉感,已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在新商科和“国际国内双循环”“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背景因此,跨境电商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当前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人才培养一定要回应社会现实需求,高校专业教育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跨境电子商务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包含既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更加注重理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在探讨这门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和框架内容时,既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又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关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仍然面临着不少难题,如胡洪彬认为高校课程思政面临着理念问题(意识确实)、能力问题(能力不足)、协作问题(教学主体协同缺乏)、资源问题(资源短缺);石岩和王学俭等[5]认为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着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融合不够,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下,结合新商科背景和《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这门课程核心内容来说,课程思政蕴含的元素主要包括民族自尊心与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企业社会责任、个人职业素养和伦理道德等,具体如下:
跨境电商概述。在这一部分介绍我国当前的跨境电子商务大环境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 +”战略、“数字经济战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担当,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介绍跨境电商国际营商环境和实际流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管理。 2019 年 5,尼泊尔中央银行今日宣布禁止在尼泊尔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称因中国游客非法使用这些支付应用,这笔钱从未经过尼泊尔的银行渠道,致使尼泊尔当局无法将中国游客的消费登记为海外收入。跨境电商平台海外运营管理过程中,遵守国外法律法规等。
跨境电商选品与发布。 2017 年 4 月 28 日,天猫生鲜负责人铉清飞赴丹麦驻华大使馆,就困扰丹麦和撩动国人的生蚝问题与使馆方共商大计。双方达成共识,未来将共同落实丹麦生蚝进口事宜。在跨境选品过程中,回应社会现实,解决民生问题,既是企业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个中之意,也能促进企业的商业发展。
跨境电商物流管理。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国际快递业的企业(例如顺丰、中国邮政,UPS,FEDEX,DHL 等),并选择两家企业,对企业概况、核心业务、商业模式、国际快递业务对比等( 重点分析国际物流业务),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企业分布和差距。
跨境电商国际支付与结算。蒋女士于 2018 年 9 月 8 日在“德国 W 家官网”购买奶粉,因为本来除了 8 盒 2 岁 + 喜宝的,还要拍一盒新生儿爱他美的,结果因为没看清楚,新生儿的拍成了 1 岁 + 的爱他美,所以咨询客服,并按客服要求于半个小时内申请取消订单,第二天收到 w 家邮件,并与客服确认已成功取消订单,客服说退款将在1-2 周内到帐,可是到了第 16 天依然没有收到退款。让学生了解在跨境电商支付与结算流程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了解相关知识情况下,更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规避风险。
跨境电商客户服务与管理。以跨境电商“刷单第一案”为案例引导,教授学生在了跨境电商客户服务与管理的具体内容、专业术语与实训操作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跨境电商通关。2017 年 11 月 26 日海关对当事人进口商品进行查验时,发现以直邮跨境电商模式进口的商品包含创口喷雾、脚气、静脉曲张片等药品。该批药品不属于跨境电商正面清单的范畴,属于国家限制进出口的物品,且当事人未提供进口药品和销售药品的许可。海关决定对当事人涉案进口商品不予放行,并处以罚款。
结语
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需求。胡洪彬认为专业课程思政应该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构建理念引导制度、责任落实制度、协同配合制度、资源整合制度和动态评估制度等五大制度保障体系为前提[6]。在当前新商科的发展背景下,跨境电商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跨境电子商务实务”既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也是实践操作课程,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契合当下国家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有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来源。所以,在专业课程内容教授过程中,要结合新商科对课程发展要求,遵循课程文化和发展规律,从行业发展和产业发展大局、跨境电商国际和国家发展环境与局势、国际跨境电商文化和历史等发面重点挖掘,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国际化视野,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拼搏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当前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获取强度不断丰富和拓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雨课堂”、“学习通”等在线科学和教学工具,在充分设计课程内容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课程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掌握科学的学习模式[7]。此外,通过课程沙盘实训、校本培训等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从教学师资上来说,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2020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教师、课程均应“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8],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视角下跨境电商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很多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就业轨迹,认为专业课程教育只是传授知识,忽视了专业课程育人的内涵[9]。因此专业教师要在强化课程思政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早清 , 袁声莉 .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课程改革取向与教学质量提升 [J]. 高校教育管理 ,2022,16(01):38-46.
[2]罗兵 . 坚持传承与创新探索培养新商科人才 [N]. 贵州日报 ,2019-06-28(20).
[3]邱伟光 .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 [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7):10-14.
[4]洪早清 , 袁声莉 .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校课程改革取向与教学质量提升 [J]. 高校教育管理 ,2022,16(01):38-46.
[5]石岩 , 王学俭 .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 [J]. 教学与研究 ,2021(09):91-99.
[6]胡洪彬 . 课程思政 : 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 [J]. 重庆高教研究 ,2019,7(01):112-120.
[7]韩艳翠.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以税收实务为例[J]. 对外经贸 ,2022(01):127-130.
[8]齐 鹏 飞 . 各 门 课 守 好 一 段 渠、 种 好 责 任 田 [N]. 光 明 日 报 , 2020-06-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611522870331687&wfr=spider&for=pc.
[9]张志坚 .“ 三教” 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J]. 职业技术 ,2022,21(05):63-70.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2024 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批准号:2024XY040)。
作者简介:程婷(1989 ~),女,汉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