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光影交互设计策略研究
张乐 张田田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冰雪艺术迎来黄金发展期,各地特色冰雪活动百花齐放,冰雪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生动名片与冰雪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吉林省作为冰雪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凭借丰富的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在冰雪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当前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的发展存在瓶颈。多数体验项目形式单一,仅能满足游客浅层次需求,无法引发情感共鸣,极大地限制了冰雪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光影交互设计作为新兴理念与技术手段,为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建设带来新契机,为冰雪文化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二、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现状
2.1 吉林省冰雪文化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中部,其冰雪文化发展历经漫长过程。冰雪文化主要用于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如冬季出行、狩猎等。随着时代发展,冰雪逐渐融入文化与娱乐元素。冰雪文化主要靠雾凇这类自然景观吸引少量游客,近几年来慢慢出现娱乐设施。如今,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已颇具规模。旅游旺季时,很多游客不远万里前来感受冰雪魅力。[1] 各类冰雪节庆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如长春冰雪新天地、查干湖冬捕、吉林雾凇冰雪节,进一步提升了吉林省冰雪文化的影响力。
2.2 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吉林省的冰雪文化场景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形成了独特的“西冰”“中城”“东雪”格局。各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为吉林省冰雪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融合了多个少数民族文化。满族的传统冰雪狩猎文化,朝鲜族的传统服饰和歌舞表演。[2]
吉林省培养了众多优秀冰雪运动员,带动了民间冰雪运动的发展,在冰雪艺术方面,冰雕、雪雕艺术特色鲜明。以细腻质感和宏大场面吸引观众,展现出吉林省独特的冰雪创造力。
2.3 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现状问题分析
吉林省的冰雪文化在传承和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作品对冰雪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导致文化展示较为表面化。其次,现有的冰雪文化展示多以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游客难以形成深度体验。[3]
此外,光影技术应用水平有限。虽然部分引入光影技术,但整体应用水平仍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光影交互设计在文化展示和体验中的优势。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度挖掘吉林省冰雪文化内涵、创新体验形式、提升光影技术应用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冰雪文化传承和游客体验质量。
三、光影交互设计在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的设计策略
3.1 文化叙事与场景融合
3.1.1 融合地域特色
吉林省冰雪文化独具魅力,冬季漫长寒冷,冰雪资源丰富,从查干湖的冬捕文化,到长白山的冰雪传说,再到吉林市的雾凇景观,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吉林省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光影交互设计作为融合光影艺术与交互技术的创新手段,能为吉林省冰雪文化注入新活力,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提升冰雪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例如,在查干湖冬捕区域,利用投影技术在冰面上呈现冬捕的历史场景,如祭湖醒网仪式、马拉绞盘拉网捕鱼等画面,游客靠近时,画面产生动态变化,模拟鱼群游动等效果,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冬捕活动中,感受渔猎文化的魅力。
3.1.2 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
在当代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沉浸式体验已跃升为行业前行的关键驱动力。光影交互技术的运用,为打破传统冰雪场景呈现形式的局限提供了有效路径,构建起沉浸式的冰雪文化体验空间,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元素,塑造多元化的体验模式。
例如冰雪主题公园,游客参与互动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VR)设备,借助对真实场景的模拟,让游客深度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充分激发游客的感官反应。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冰雪雕塑上附加相关文化背景,实现现实景观与虚拟信息的深度融合,拓宽游客对冰雪文化的认知视野。
3.1.3 打造多场景文化体验路线
通过科学规划多条文化体验路线,将各类冰雪文化场景有机串联。游客能够依次深入领略不同主题的光影交互场景。多场景衔接的文化体验路线,能推动不同冰雪文化之间资源互补,从整体层面提升冰雪文化旅游的品质与影响力。
3.2 创新光影技术应与互动体验
3.2.2 打造互动光影装置
在《新媒体时代交互艺术的本质 ——以装置媒体艺术为例》中写到光影互动设计使得艺术创作硬件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艺术家所要做的不再是从现实世界中取样以反映他的个人观点,而是创造构架,任由观众通过艺术作品创造自己的世界 [4]。互动光影技术依靠投影设备、感应设备和控制软件协同运作。投影设备负责投射图像或视频,构建视觉场景。感应设备常用红外、压力、摄像头识别技术、触摸感应技术,如红外感应通过发射与接收红外线,依人体或物体对红外线传输状态的改变来捕捉信号。控制软件接收感应信号,按预设程序实时调整投影画面,实现人与投影内容的互动。技术应用上,全息投影是目前唯一可达成裸眼 3D 视觉效果的技术。同时运用 Kinect 、3D Mapping 、Touch Designer 软件等实现多重体验,不断拓展互动光影技术的应用。
3.2.3 融合新兴科技拓展体验维度
积极探索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新兴科技与光影交互设计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维度。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涵盖硬件、软件和互动性三个方面。硬件作为用户接触虚拟世界的工具,软件则是负责虚拟场景、物理规则和角色的生成。互动性是用户通过操作硬件设备,与虚拟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虚拟环境会实时反馈,提升用户参与感。增强现实技术是数字化显示技术,旨在融合现实环境与数字信息,使虚拟元素与现实场景自然交互。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增强用户与艺术作品或设计方案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感。用户不再仅仅是观察者,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其中。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艺术设计宣传中的应用[5]
3.3 空间优化与环境融合策略
3.3.1 光影与冰雪景观的空间融合
在设计光影交互时,应充分考虑冰雪景观的空间布局和形态特点,使光影效果与冰雪景观自然融合,形成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根据冰雪建筑的结构和轮廓,设计精准的光影投射方案,让光影在冰雪建筑上流动、变化,突出建筑的美感和冰雪的质感。增强冰雪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游客的视觉体验。
3.3.2 环境可行性分析
考虑到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的特殊环境条件,如低温、冰雪覆盖等。因此,在选择光影交互设备时,应选择耐低温、防冻、防潮的材料,确保光影交互系统在冰雪环境中能够稳定运行。此外,采用节能的光影设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冰雪生态环境。
3.3.3 空间拓展与延伸
通过光影交互设计,可以拓展冰雪文化场景的空间维度,打破传统场景的物理限制。利用投影技术将冰雪文化场景延伸到周边的建筑墙面、地面等空间,形成更大范围的光影互动区域。此外,通过光影技术将冰雪文化场景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冰雪文化体验空间。
四、结语
本文深入剖析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现状,围绕文化传承与体验创新,制定光影交互设计策略。从场景融合、互动体验、空间优化等方面着手,让光影与冰雪文化紧密相连。旨在增强文化传承效果,提升游客体验,丰富冰雪文化的展现形式,为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助力吉林省冰雪文化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金承哲,李爱晨. 构建吉林省冰雪文化特色及相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5-8.
[2]王德伟. 冰雪文化 [M]. 哈尔滨出版社,1996: 5-6
[3]李欣原 . 浅析新媒体投影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交互艺 .,大众文艺 ,2021.03.040 :68-69
[4]赵明杰,胡维平. 新媒体时代交互艺术的本质——以装置媒体艺术为例 [J]. 美与时代(上),2014(01):25-27.
[5] 高敏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艺术设计宣传中的应用 . 信息与交互设计 ,(2024)05:89-92
课题 / 项目: 202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吉光映雪—吉林省冰雪文化场景光影交互设计研究》,项目编号:S20241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