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现代环境变化?
肖冠华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一、宏观的环境变化
企业面临的外部大环境变化即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劳动力、科学技术主要的四个方面,这些宏观环境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
十四五的召开,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都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了诸多的机遇,同时企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企业面临的机遇是在国家政策大力的支持下,能够积极的走出去;企业又急需将自身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需要淘汰落后的产业,同时还面临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竞争。
在这种大背景下有两种企业,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借势发展和突破。以我国国产品牌的汽车为例。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国产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各类品牌的汽车在技术、外观、内饰各个方面有所突破。如比亚迪汽车 2024 年全球汽车销量为 427 万辆,同比增长 4 1 % ;年报显示,公司 2024 年实现营收 7771.02 亿元,同比增长 2 9 . 0 2 % ;归母净利润402.54 亿元,同比增长 3 4 . 0 0 % 。
红旗汽车也打破了以往的刻板威严的官车的形象,积极向年轻人市场靠拢,突破性的推出了红旗 H 系列汽车、E 系电动汽车,还有最新的 LS7 超大型的 SUV,豪华车 H9 车型甚至远销沙特,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与市场。除了高端车型,红旗2022 年出台新H5 车型,是豪华车 H9 的平民版。2023 年 3 月推出轿跑 H6 ;2024 年推出豪华轿车国雅和国礼。红旗轿车也以全新的面貌奋起直追,在市场上有了跟奔驰、宝马、奥迪三巨头一较高下实力。
第二种企业则面临转型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优化升级。以教育行业为例,2021 年七月,国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对教育行业的规范和限制,直接导致新东方、好未来、高途股价分别下跌 8 7 % 、 9 3 % 、9 7 % ,新东方、好未来、高途集团的市值分别仅剩33.26 亿美元、28.37 亿美元、6.39 亿美元,三家公司市值累计蒸发超11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00 亿元。1
高新技术行业会以高薪资高福利来吸引更多的尖端人才,以红旗汽车为例,红旗就以高薪邀聘请了劳斯莱斯的前设计总监,红旗近几年的新车造型比之前的古板和庄严,现在的车型明显更加年轻化和运动化;与之相反的需要转型的企业则面临着资金压力、裁员和压缩市场份额。以新东方为例,巅峰时期的新东方员工有万人之多,如今新东方正面临着员工数量的大缩水。精细化工行业,不再需要大量的实操工人,仅仅留下少数科研人员和销售人员。
经济环境是企业生存的环境,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不绝源泉。好的经济环境会促使企业的腾飞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投资,因此对人力资源有着旺盛的需求,并通过高薪高福利措施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萧条经济环境会导致企业压缩经营规模,采取收缩的发展战略,企业会减少投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高,并会通过裁员来精简机构和减少成本。往往这种情况会导致企业失去赖以生存的关键动力,即人的因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社会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层次,人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高,人们有了新的高层次需求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1. 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企业如果没有一定实力没有丰厚的报酬、福利制度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很难留住高层次的人才,小型企业更是很难招募到合适的人才。现代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非常大,尤其应届毕业生的流动率非常高。
2. 法制的健全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地完善,保障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随着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和法制意识的提高,违反了劳动法的情况会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企业员工激烈反抗,企业需赔付劳动者大量的违约金和劳动补偿;如果企业违法经营,则面临着巨额罚款和取缔的风险。
3. 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因素主要集中再劳动者年龄,劳动者的流动、以及外国劳动者的问题。
首先,社会的劳动者年龄结构有了改变,七零后和八零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九零后们正在变为中坚力量,零零后们已经步入劳动力市场,且年轻的劳动力对薪资福利以及工作环境及工作本身有着一定的要求。
其次,我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汇聚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城市的承载力远远低于其人口总量,而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呈现负增长转态。年轻人不愿意待在小城市,大量的的涌向一线城市、东部人口远远多于西部人口。导致我国人力资源分部严重不均衡。二三线城市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如需要体力的很多的基础工作基本集中于40-50 岁年龄段,这种情况在重化工企业尤为突出。
最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工作生活和学习,相当一部分会留在中国工作。这就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并不是所有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是正常的手续签证来到中国,相当一部分是非法滞留,这部分群体以三非黑人为甚。这类人群素质极低,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社会治安问题。
4. 科学技术因素
如今的新工业时代下,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腾飞的关键因素。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则很难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制造业或者是服务业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华为为例,华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道路,才能在通讯行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华为目前是全球领先的 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双雄称霸中国手机市场的时候,华为手机开始崛起,最终引领中国国产品牌手机厂商们将丢掉的中国手机市场收复,并且还向海外市场积极扩展,与苹果、三星等国外老牌手机厂商一决高下。
其他世界名企如微软、因特尔、苹果、美国通用、波音等都具有对手无法比拟的核心技术和创兴能力。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汇聚了天下英才,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只要有能力就能加入到他们的团队。正因为有着一流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为这些企业的高科技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1 世纪是高尖端人才争夺进入到白热化的时代,企业想要有自己核心的科学技术就必须要挖掘和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资源库。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完备的人力资源库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二、微观的环境变化
企业面临的微观环境变化主要是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三个主要因素。宏观环境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因素,企业内部的围观环境变化则是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因素。
(一)组织结构变化
传统的结构组织是建立在指令性经济模式上的。到了市场经济体系中,这种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并抢占市场先机的要求。类似的日韩企业,等级森严,晋升渠道很窄,年轻的员工要不停的熬资历才能爬上去。而新时期的组织有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各种新型组织形式。其核心点是要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如果不切实际的采用某种组织形式,非但不能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反倒会时人力资源消耗在内斗上。比如有的企业明明就是一个小型企业,还要搞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直接就导致企业员工各自为战,互相拆台,一个人身兼数职,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在行政问题上,对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取决于企业的组织模式。最初的管理模式是将企业员工视作是“工具”而忽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个时候还是最初的工厂和作坊制度,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现代企业制度才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由最开始的粗旷的,将人视作是“生产工具”的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向人本主义转变。人本主义管理,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使人获得超越仅仅满足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综合发展,这也是人的最高需求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求。
因此,在如今的社会,企业如果继续采用过去的那种老旧的管理模式,势必会让自己的人力资源范围压缩,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讨厌死板规则的舒服,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以及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要以人为本,摒除那些死板的僵化的老旧企业制度,并引入科学的人本主义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满足他们的自我发展需求,在有限的管理框架内无限激发员工们的无限潜力。
(三)企业文化
企业的文化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为企业全体员工所愿意接受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的集合。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如果企业文化不能迎合员工的需要,只是单纯的满足企业管理者的权威,势必会影响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并且阻碍企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形成。
企业文化的形成在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价值观通过与具体的管理行为展现出来,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企业内外共同认同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外部形象。而完善的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以丰田汽车的企业教育为例,丰田汽车重视对职工的素质培养。丰田公司对新参加公司工作的人员,有计划地实施公司业务教育,把企业员工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高水准业务能力的人。这种企业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分阶段地学习,并且依次升级,接受更高的教育,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团体。
三、总结
21 世纪时是新工业革命时期,也是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世界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和环境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经济上的、社会上的、劳动力上的、科学技术的变革形成企业要面临的宏观环境的变化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企业只有把握好经济运行的规律,及时定位,才能找到自己的正确发展道路。企业必须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来挖掘人才,利用人才和留住人才;同时,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是企业面临的微观环境,也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架构和引入现代化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代的劳动者。企业的文化必须要和人力资源体系相契合,建立健全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企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这些环境如何变化,都对企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依靠人力资源。一流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管理体系缺一不可,企业必须要前瞻性的优化和发掘自身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最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能真正做到企业与员工共生和共荣 ! 企业发展依靠员工,发展的成果由全体员工共享。
参考文献
[1] 加里·德斯勒. 人力资源管理(第14 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 黄志伟.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M]. 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2017
[3] 吴照云. 管理学(第六版)[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4] 斯蒂芬·P·罗宾斯. 管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 文一.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