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客护照”动态评价系统:“一课两讲”模式下的核心素养评价实践

作者

李雄辉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第二小学  广东广州  511340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需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 1 课时,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劳动素养。但传统评价模式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学科融合不足”等问题,难以精准反映学生在双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发展。基于“一课两讲”共进模式(即同一主题下,设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劳动课),依托“科技创新小创客”项目,以“科技博览会”为核心展示平台,开发“创客护照”动态评价系统,以过程性、可视化评价破解双课程评价难题。

二、“创客护照”动态评价系统的设计逻

(一)系统定位与功能架构

“创客护照”是基于“一课两讲”双课程协同模式开发的数字化评价工具,具备三大核心功能:

1. 过程性记录:以“探索(Explore)—…实践(Try)—…创造(Create)”三段六环为时间轴,全程记录学生从创意构思到成果展示的数据,涵盖调研日志、作品迭代记录、博览会参与痕迹等,生成《项目成长档案》。

图1 :科技创新小创客ETC“三段六环”创新模型

2. 多维度评价:对接双课程核心素养指标,设计…“综合实践素养…4…维度 + 劳动素养…4…维度”评价框架(见表1),设计量化与质性评价工具。

3. 激励性反馈:通过“勋章体系 + 能力雷达图”,将抽象素养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坐标,如“创新先锋”勋章对应创意物化能力,“协作达人”…勋章对应团队任务完成度,为学生提供即时激励与可视化成长反馈。

图2(左图):电子勋章体系(水火箭) 图3(右图):能力评估(水火箭)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表1 :评价框架

三、“创客护照”的实施路径与创新亮点

(一)实施路径:嵌入“三段六环”全流程的评价闭

1. 探索阶段:问题驱动与创意孵化

(1)任务驱动:学生通过“科技热点调研”“创客提案”等活动,完成基础任务并获取“调研能手”“创意之星”等电子勋章。

(2)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抓取学生在知网、AI 工具中的检索与构思过程,生成《跨学科知识应用分析报告》。

2. 实践阶段:跨学科制作与技能淬炼

(1)过程监控:在“创客工坊”,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如…3D…打印、压力测试),需上传作品照片、实验数据及协作记录,系统实时更新进度并触发勋章奖励。

(2)动态反馈:教师通过后台“能力雷达图”,针对学生薄弱环节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如数学建模能力不足时推送压强计算公式微课。

3. 创造阶段:成果展示与迭代进化

(1)多元评价:科技博览会期间,系统整合成果展示区扫码数据、互动体验区参与率、路演答辩评分等多源数据,生成《综合素养评估报告》。

(2)闭环优化:学生根据反思墙…AI…分析建议(如“作品实用性得分较低”),完成优化方案并提交系统,开启下一轮ETC 循环。

(二)创新亮点

1. 跨学科融合评价:通过“学科整合任务单”明确各阶段学科知识关联点,如“水火箭制作”中,数学关注气压与射程关系,物理聚焦能量转化,劳动教育侧重工具安全使用,实现“一任务多维度评价”。

2. 家校社协同评价:家长通过小程序参与“家庭环保实验”评价,企业专家在科技博览会扫码查看学生《项目成长档案》并给出建议,构建“学校- 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评价网络。

3. 游戏化激励机制:借鉴游戏化学习理念,将核心素养目标拆解为可量化“勋章任务”,如“发射专家”勋章需完成…5…次水火箭发射测试且平均射程误差 < 5 % ,通过即时反馈增强学生参与动机。四、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1. 创新思维:实施后, 8 5 % 的学生能独立完成科技创意方案设计,较之前提升 5 5 % ;方案平均迭代次数从1.2 次增至3.5 次,体现“设计- 反馈- 改进”闭环思维养成。

2. 跨学科应用:知识整合率从…40%…提升至…70%,典型案例“太阳能农场”融合物理(能量转化)、

劳动(农具使用)、美术(装置设计)3…大学科8 个知识点。3. 劳动素养:劳动工具规范使用率达 9 2 % ,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为0 ;90% 学生在心得体会中提到

学会耐心打磨作品、理解劳动成果价值。

(二)教师专业发展

1. 评价能力升级:教师从“单一学科评分者”转变为“跨学科评价设计者”,开发出《STEAM 整合评价量规》《AI 工具使用评价表》等新型评价工具。

2. 课程开发协同:“创客导师团”基于评价数据优化课程设计,如根据“数据分析师勋章获取率低”新增“Python 数据可视化”微课程,实现“评价反哺教学”。

(三)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1. 数据隐私保护:需完善学生信息加密机制与访问权限管理,避免隐私泄露。

2. 情感态度评价:当前评价侧重外显行为,对“好奇心”“抗挫折能力”等内隐素养的捕捉需结合访谈、观察等质性方法深化。

3. 区域推广适配性:不同学校硬件与师资水平存在差异,需开发“基础版- 进阶版”分层评价模块,提升系统普适性。

五、结论与展望

“创客护照”动态评价系统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过程记录 - 多维评价 - 激励反馈 - 教学优化”闭环机制,为“一课两讲”模式提供可操作的评价解决方案。未来可从以下方向拓展:

1. 技术融合:集成VR 全景记录功能,实现项目场景的沉浸式评价

2. 学段衔接:开发小学- 初中- 高中贯通式评价指标体系,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连续性

3. 生态拓展:联合区域联盟校建立…“创客护照”…数据中台,共享优秀项目案例与评价模型,推动区域科创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持续优化动态评价系统,“一课两讲”模式将更精准聚焦学生成长,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协同共进、育人增值”,助力培养…“善探究、能劳动、敢创新”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邹立波,吴小敏 .“一课两讲”:破解“双课程”实施难题 — — 新课程方案下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实施的广州实践 [J]. 教育家,2023(44):71-72.

[2] 张艺竞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域下劳动评价体系的建构——以巧手折纸为例 [J]. 新课程2024 (07) :10-12.

此论文系 2024 年度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一课两讲”共进模式的实施研究》(编号:ZC202409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