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加强作业实效的三个“注重”

作者

代熙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校

摘要:集体备课模式中的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应把握好''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作业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二是注重作业的多样化,以多种完成方式取代单一作业;三是注重个体差异化,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每位学生都找到数学自信。

关键词:生活化、多元化、差异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形式。目前,我们许多学校都是采取年级组全体备课,由不同的教师分单元设计作业,当每位教师完成自己的单元板块后再拼凑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作业模板。这种设计作业虽然凝聚了不同教师的思考,但是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布置作业的侧重点不同,就没有较好的针对性,无法照顾到班上每位同学的数学能力,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场面。可见,集体备课下的统一作业模板形式还有待完善,为了加强作业的实效,因此需要三个注重。

一、注重内容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用自己所拥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笔者在分析现有的统一数学作业模板时,发现教师在设计题目时更多考虑训练学生的数学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后,虽然提高了做题能力,但不知道将数学知识与现有的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实际运用的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题目时,需要根据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融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棱长和”时,设计如下作业: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兰兰送给妈妈一件漂亮的礼物,准备自己包装礼物,礼物盒长50cm ,高10cm,宽30cm。如果接头处的彩带长28cm,包扎这个礼物至少需要多长的彩带?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设计如下作业: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要重新粉刷教室。教室长8m,宽5m,高3m,要粉刷教室的顶棚和四壁,除去黑板和门窗的面积38m2。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呢?礼物盒和教室都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第1个作业是根据礼物盒的长宽高求棱长和,这是对长方体棱长总和知识的巩固;第2个作业“教室”中的数学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题要求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先要分析粉刷的表面积包含哪几部分,并去寻找求表面积的基本条件,这是对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的深化,也是对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两题都是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注重形式多样化

动手操作、语言表达与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纸质作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限的,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数学作业可以在线上完成,比如语音表达、视频表达和操作表达都是完成作业的有效形式,作业的多样性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可以设计语音表达型作业:“说一说,计算24+30,把24分成什么和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以24+30=?”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设计视频表达作业:请录制一个小视频,给同学讲一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何推导呢?”在教学“分与合”时,可以录制操作表达型作业:“请准备5个圆片,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能把5分成两部分。”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在线上提交,教师就直接在线上批改并评价,表现较差的同学可以学习发在群里的优秀作业,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优秀作业,找到自己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注重个体差异化

每个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也是如果给所有的同学布置一样的作业,那就会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不想完成,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不能完成这些作业。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校本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方式,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照顾每位同学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才是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例如,在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除了设计基础练习外,还设计了一道能力提升问题:“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23,余数是10,被除数时小于200的数。如:33÷23=1......10,你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比一比,看谁写得多。”这道题教师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出几道,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尽量多写。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会写出很多道,超出教师的预想,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只会写1-2道,其实这道题本意是希望孩子积极思考问题,孩子只要去认真思考,教师的设计意图就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去解决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完成的基础上可以逐步拔高到下一个层次。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如今的校本作业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传统应试教育,教师在作业内容上应紧跟时代潮流,密切联系生活,讲究作业的生活化、多样化、差异化,让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通过作业得到提升,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林洁玲.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评价内容、层次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20,1-2:29-31.

[2]  郭俊清.提高作业实效的三个注重[J].小学数学教育,2020,3:22.、66.

[3]  陈春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路径的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8,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