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孙宇辉
吉林化工大学 吉林省吉林市 132022
引言:
落实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高校计算机机房是高校教学与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场景,它不仅拥有着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作用,更是能够涉及学生毕业设计、学习任务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是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计算机机房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机房的使用环境,是保护计算机安全与满足学生日常计算机使用需求的重要环节,优质的安全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使用寿命与运行流畅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房计算机大多是满负荷、长时间地不间断使用,且管理者未定期检查电脑的硬件与软件,进而导致在机体温度的影响下,对计算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同时还会因为人为使用的不当,使计算机出现文件损坏、系统崩溃、电脑死机等极端现象,是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高校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对策
(一)日常检查电脑硬件,定期维护系统软件
针对高校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来讲,全面的维护机制是决定整体机房设备流畅运行的基础,也是实现计算机机房科学化管理的首要前提[1]。随着数字化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学校当中引入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科目,导致高校计算机机房所承载的工作任务日益增加,在长时间的过载使用下,极易出现硬件老化、性能降低、系统卡顿、响应速度过慢等特点,同时过度的使用还会让鼠标、键盘、耳机等电子外设也受到不约而同的损伤。鉴于此,身为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者,务必要对机房内所有硬件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与保养,最大程度上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对硬件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并在每次更换设备前后对所需要更新的设备及时记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安全、高效的使用机房电子设备。
通过对计算机使用情况以及不同科目学习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计算机机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用率极高,在同一套操作系统下会涉及不同的专业课程,导致硬盘内存储着大量的软件缓存信息以及学生日常使用电脑的操作日志,变相的提高电脑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占用率。同时,部分教学软件之间会与电脑本身的软件产生冲突,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电脑死机、报错、软件无法运行等问题,一旦对其进行删除与格式化,将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除了日常对电脑硬件设备的检测、管理之外,计算机机房管理者还需要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维护,以一个月、两个月为检测周期,使用U 盘、系统光盘、外接硬盘等形式对每一台电脑进行系统备份,并利用中控主机随时观察每台电脑的使用日志与实际状态,并对必要升级的系统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维护。
(二)完善电脑杀毒模块,防范病毒木马感染
抵抗木马病毒的入侵,永远是落实高校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的首要课题。病毒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部分心术不正之人喜欢利用各种诱导型软件、网站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同类型的木马病毒,这也是导致计算机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由于高校计算机机房的使用人员复杂,管理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管控所有使用过机房电脑的学生,所以不论是有意利用病毒攻击计算机还是无意将病毒引入计算机,都是在实际过程中极易发生的情况。
比如,部分学生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引导,利用机房电脑打开了一些带有感染性木马病毒的网站或软件,那么病毒将会以极短的时间潜伏到系统的隐藏文件夹中,在完成渗透后对机房机器进行攻击,从而出现计算机死机、系统报错等现象。此外,高校计算机机房采用的是局域网制度,所有电脑由终端主机操控,如果电脑不幸感染极易对机房内其他电脑也造成不约而同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积极与学校沟通,邀请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定期对电脑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在专人的指导下积极完善电脑杀毒模块,并保持病毒库的扩充以及对杀毒软件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防毒杀毒能力。
(三)设置局域网防火墙,保证学生用网安全
防火墙是一种传统的电脑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在被动状态下抵挡大多数对电脑产生威胁的要素,从内部保护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环境的安全,在实践中的应用较为普遍[3]。通过对防火墙的构成分析可以发现,电脑防火墙主要是由网关、电脑安全操作系统、病毒过滤器以及服务器域名等多种基本要素构成,能够有效对电脑浏览、传输过程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在特定的网络规则下对互联网信息进行过滤处理,以此来实现对机房局域网及电脑的保护。
鉴于此,管理者可通过人为设置的方式加强防火墙对学生用网过程的监管力度,对一些特殊类型的数据包传输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通过智能拦截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用网安全。同时,管理者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适当开启防火墙中的“代理技术”,以此来减轻整体机房管理工作的负担,让其自动对学生的操作请求进行接受与执行,帮助管理者全方位检查与验证计算机的命令执行情况,并快速从 IP 包信息中抓取关键信息。此外,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内部局域网的安全与学生的电脑使用效率,在防火墙设置过程中还需要开启状态检测技术,全面审核用户的应用链接,进一步增加整体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促使计算机机房安全得到有效防护。
(四)采取加密传输技术,解决资料窃取问题
通过对传输信息的加密与伪装,能够对整体传输过程与文件完整性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文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泄露内容、算法以及密钥等资料截取问题,这是加密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运用密钥管理,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文件密钥的创设、传递与消除,对传输文件起到多维度防护作用。
数字签名技术是现代文件传输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密钥形式,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传输者的诉求加密处理相关报文的摘要。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者可利用 Hash 函数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充分发挥数字签名在文件传输过程中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提高文件内容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并利用 DSA 计算的方式,对密钥内容进行破译,同时借助同数据类型的 Hash 函数,将密钥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人机协同的方式完成对传输文件的验证,从根本上杜绝签名伪造或者修改的问题,有效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的网络安全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落实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身为管理者不仅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还需要加强对电脑相关知识的了解,探寻硬件、软件、防火墙、加密技术等多方面安全管理渠道。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积极上进,从根本上提高机房管理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 勇 . 计 算 机 机 房 管 理 与 维 护 技 术 [J]. 集 成 电 路 应用 ,2022,39(06):230-231.
[2] 张震 .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管理 [J]. 今日财富 ,2021,(02):79-80.
[3] 高迪 . 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J]. 信息与电脑 ( 理论版 ),2020,32(24):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