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同视域下中职汽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核心素养提升策略探索
曲刚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普宁 515344
近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陆续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类政策文件,特别强调要把职业教育同行业企业融合起来,形成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中职学校里的汽车专业与技术发展的关联性很高,汽车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行业匹配程度。
一、当前中职汽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脱轨
当前中职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缺陷,教师自身理论与实践不匹配,教师具有相应的学科知识。但是无法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转化为实践中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需求差距很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刻,不全面[1]。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机会接触到行业一线,无法及时获得汽车技术的更新信息,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相符。
(二)教学方法单一
现今中职汽车专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办法上较为简单化的情况比较普遍,常常仅用传统的讲述式授课,很少会采用那些新颖独特且具备互动特性的讲授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重要性,并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欲望与参与热情,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毫无生气、没有实际成效。在此过程中对项目化、任务驱动等当下职教新思想观念的把握体会不够深入全面。因此课堂内容不能得到相应的充分拓展,也不能使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各种应用技能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提升。
二、中职汽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一)构建校企师三方协同机制
在行业协同的视野下,“校—企—师”三方协同机制是加强中职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校方、企业与教师三方形成联动,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教师知晓行业动态,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该种机制有利于破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使教师在教学时更具有实践性与岗位对接性,并且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发展,改良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改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从而形成一个多方共建、共育、共发展的良好循环。
例如,“校—企—师”三方协同的状况被搭建起来之后,教学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就被打通,中职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核心素养这两方面会一起得到提升。中职学校与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汽车维修公司一起打造了“汽车实训基地”,定时安排教师去企业做真刀真枪的汽车维修工作,改进自己的操作技艺。企业工程师也常常被请进教室里面授最新技术技巧,这样一来,整个教学活动的行业契合度就提高了。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做到课程内容和工作岗位之间能准确对接,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就得到了提升。而且学生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彼此形成了一种互相帮助、共享资源的态势。
(二)构建教师职业发展支撑体系
在行业协同视野下,塑造教师职业发展援助体系是改良中职汽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要根据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打造多种评价体制,把企业实际经历、教学成果、科研水平等纳入其中,促使教师做到全面成长。同时,实施“赛教联动”机制,以职业技能大赛为牵引,设计“以赛促教”的培训方案,推动教师掌握行业前沿技术与规范,强化实践教学能力。通过系统、持久的职业发展援助体系,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动力,全面提升中职汽车专业师资水平,优化教学质量。
例如,行业协同视域下创建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对全面改善中职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有益处。通过组建教师赛教团队,定期参与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如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赛前安排企业导师联合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行业最新技术。为实现教学转化,学校还可以开展“赛项内容进课堂”专题研修活动,组织参赛教师开设公开课,分享前沿知识与教学方法,带动全校教师共同成长,从而实现校企协同、赛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三)增强行业敏感性与学习能力
行业协同视野之下,加大中职汽车专业教师在行业的敏感程度和学习程度,这与教学质量好坏息息相关,更与是否能够实现校企融合相关联。教师要对自己的行业走向、技术变革以及岗位需求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力,随时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及方式作出调整,保持前瞻性以及匹配性 [2]。强化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提升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构建动态的专业发展体系。为增强教师的复合型能力,可依托 a1+X 证书制度”,构建“基础技能 + 专项认证”的双轨培养路径。
例如,站在行业协同的角度,想要提升中职汽车专业老师的行业敏锐度和学习能力,用以改善教学质量,如中职院校会定期安排老师参加汽车行业内技术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以及新技术培训,以此保证老师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像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这样的新事物,参与新技术应用项目,了解最新车型构造与维修流程。在学习能力提升方面,依托“ 1+X 证书制度”,学校为教师量身定制“基础技能 + 专项认证”双轨成长路径,鼓励教师考取如“新能源汽车维修”或“数字化教学设计师”等证书。教学中,教师结合岗位新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加入智能网联汽车知识,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不断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提升育人质量与行业适应力。
结论:
汽车行业以后快速向前迈进并且技术不断发生改变之际,中职汽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核心素养改善将成为职业教育改善重要部分,行业携手进一步,促使校企资源共享且互相交融,使教师赶上行业前沿,更新教学观念及手段,构建起全面的职业发展支援体系并保持学习机制。教师便能更好地适应技术和教育改变,做到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的融合。日后教学不仅重视技能传授,而且重视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给学生职业发展打下根基,助推中职汽车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王芳 . 核心素养下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及提升策略研究 [J].语文教学通讯 ,2020(20):3.2. 朱正坤 . 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师核心素养及教学能力提高途径研究 [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2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