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培养
赵树彬
长春教育学院 130000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未来教师培训的方向,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一、体育教师专业理论素养
现代的体育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前沿的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技术技能和专业素养,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平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不够,致使理论知识水平缺乏,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一专多能”,即掌握基本技术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某个领域某个方向有所专长和创新。
当然,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不是某一个知识体系,而是多门课程体系的结合,即包含基础理论知识、也包括专门性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是指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概论、人体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专门性理论知识包含田径理论知识、篮球理论知识等。所以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绝不是某个方面、某个项目的单一化的提升,体育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被其它科目占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一次专门测试,测试对象是中学生,测试问题是:“标准的田径场跑道有多长”有的学生回答是100 米,有的 200 米,还有的是 250 米,回答的千奇百怪,问“篮球场多大时”他们更不知道,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层次低下,当然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某个体育教师,某个学校自身的问题,而是受当前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的大环境所致。要想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改变当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水平落后贫乏的局面。建议如下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体育理论课堂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拿出一定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考试、考核、奖励机制来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要定期检查、监督、评价。
教师自身意识的提高,体育教师只有自己意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时,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地去提高,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努力创造体育教师培训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教师视野不够开阔,没有创新,不利于当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和发展。
二、体育教师专业实践素养
体育教师专业实践素养对体育教学很关键,体育课中实践课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运动技术能力的掌握也比较标准,规范。绝大多数教师可以说是能够胜任的,通过近几年的培训和开展的各种竞赛,看到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比赛,课后还有的学校开展了兴趣班、特长班,这对体育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对自身的实践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强教师实践素养的提升一直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旋律,由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体育教师、体育课堂、学生都是一种新的适应,无论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方法、教学评价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实践素养的提升,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课标的要求教师可以自己选择、组织、创新体育课堂,比如 50 米跑的教学,以前的教学就是把学生领到跑道上反复跑,重复的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现在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去创新改革,在教学中设计学生喜欢的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去积极参加体育课堂学习,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如果教师不加强自身实践素养的学习与提升,就很难适应当前体育课考核评价等次,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实践素养的提升,建议如下。
(一)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熟悉体育运动项目的要领,并对运动技术技能进行巩固和加强。(二)可以关注各种体育比赛的转播和录像,回顾体育项目的实践运用。(三)要出去参观,包括去高校做调研,参加一些发达城市举办的教学观摩课,或者参加各种技能项目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视野和教学实践。
三、教师隐性素养的提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隐性素养不可或缺,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身心健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提升体育教师隐形素质内涵的认知,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而完善体育教学课堂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潜在的思想品质,其影响力显著,隐性素养包括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品质、为人处世、良好的心态、温暖的爱心、坚韧的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多个方面,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对社会的适应性是比较强的,他们身材魁梧、性格开放,容易和学生接触和交往,其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价值观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基本属于独生子女时代,个性强及家长的宠爱,在体育课中容易和教师产生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拿跳高课教学来说,由于学生的体质、基础、学习能力等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很容易学会,有的学的会慢些,或者根本学不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行,这时,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耐心等良好的健康心态、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对学生要有不嫌弃不反感的态度,只有坚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耐心帮助,让学生树立自信和信心,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体育教师这些隐形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学会跳高的动作技术,让学生充满自豪感、成就感,这样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有良好的效果,教师的隐性素养的提升相对来说是比较隐蔽的,只有当教师的思想意识、教育理念达到一定的境界时,才能实现隐性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之,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培养是一个集理论素养、实践素养、隐性素养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提高、缺一不可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师自我学习钻研、实践反思和自我领悟而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李明高,教师最关键的 18 项修炼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