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探讨

作者

农君

广西医科大学

引言

档案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的丰富信息,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的快速流通和高效利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由于存在资源分散、利用渠道有限等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对档案资源利用的新要求。档案资源的分散存储使得信息获取难度加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也阻碍了资源的有效流动,极大地降低了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

一、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档案资源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的不完善之处,严重制约了整合与共享工作的推进。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档案管理机构往往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缺乏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统一协调机构来统筹规划各项工作。这种分散化的管理格局导致各机构在档案的收集范围、整理标准、保管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档案资源在整合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协调和统一,增加了整合的难度和成本。

(二)技术支撑不足

技术层面的支撑力度不足是影响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另一重要因素。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受限于资金投入、技术认知等因素,信息化建设进程较为缓慢,仍在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档案的录入、查询、保管等工作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大量的档案资料依然以纸质形式保存,这些纸质档案不仅占用大量存储空间,而且在查阅、传递过程中容易损坏,也难以实现快速的复制和共享。

(三)安全与保密问题突出

档案资源中蕴含着大量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因此安全与保密始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在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过程中,由于需要将原本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档案资源集中处理或进行跨部门传递,参与的部门和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信息流转的环节也相应增多,这无疑加大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一些工作人员可能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疏忽,导致敏感信息被不当泄露。

二、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可行模式

(一)集中式整合与共享模式

集中式整合与共享模式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档案资源管理中心,对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档案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和集中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在这种模式下,管理中心承担着核心职责,负责制定统一的档案收集范围、整理规范、数字化标准和存储要求,确保所有纳入管理的档案资源在格式和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和规范性。管理中心会组织专业人员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数字化转换,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储在统一的数据库中。

(二)分布式整合与共享模式

分布式整合与共享模式在保持各档案管理机构相对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借助网络技术将各个机构的档案资源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档案资源网络系统。在该模式中,各档案管理机构仍然拥有对自身档案资源的管理自主权,负责本机构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日常维护工作,保持原有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不变。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各机构会遵循统一的技术协议和数据接口标准,对自身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适当改造,使其能够与其他机构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互通。

(三)协同式整合与共享模式

协同式整合与共享模式强调各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紧密协作和深度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开展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在这种模式下,各参与机构会成立专门的协同工作小组,明确各自在整合与共享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等方式,加强各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档案资源的收集方面,各机构会根据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收集工作,避免重复收集和遗漏;在整理和加工环节,共同制定统一的规范,确保档案资源的质量;在共享利用方面,搭建协同工作平台,实现档案资源的共同存储、共同维护和共同利用,各机构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合理使用平台上的资源,并共同承担平台的维护责任。

三、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是推动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应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和统筹能力的档案资源管理协调机构,该机构能够跨越部门和地区的界限,对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和统一协调,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制定一套全面、统一的档案资源管理标准体系,涵盖档案的收集、整理、著录、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使各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资源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提升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水平的关键环节。应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档案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组织专业力量对纸质档案进行系统的数字化扫描、录入和处理,建立高质量的数字档案资源库,逐步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同时,鼓励研发具有高度兼容性和扩展性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不同格式档案数据的处理需求,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交换。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档案资源在存储、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强化安全与保密管理

强化安全与保密管理是确保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资源安全与保密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档案资源在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保密要求,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档案资源进行严格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和使用规范。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保密意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防止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技术层面,对档案资源采取严格的加密处理,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档案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相应的档案资源,同时对档案的访问和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结束语

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价值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集中式、分布式、协同式等多样化的整合与共享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进行模式创新,同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强化安全与保密管理等优化路径,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王岚 . 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档案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研究 [J].兰台内外 , 2025, (20): 51-53.

[2]孔红霞. 院史馆数字化转型中的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J].华东纸业 , 2025, 55 (06): 130-132.

[3] 王巍. 浅谈返乡创业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J]. 山东档案 , 2025, (03):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