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在新疆地区的融媒体传播与价值认同研究
刘志鹏
中共巴楚县委党校
一、新疆红色文化与融媒体传播的特征
(一)新疆的特色红色文化资源
新疆拥有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新疆红色文化融合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边疆民族特色,具有深厚教育价值。”[1]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光辉历程,毛泽民故居则是毛泽民烈士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承载着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新疆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新疆还拥有诸多知名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位于石河子市的兵团军垦博物馆,坐落于塔城地区裕民县的小白杨哨所,以及和田地区于田县的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等。
(二)新疆融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特点
新疆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这种特殊的传播环境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地域的广阔使得信息传播的覆盖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多民族的聚居又为红色文化的多元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融媒体传播可以充分利用其跨地域、跨文化的优势,突破传统传播的局限,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新疆的每一个角落。
二、价值认同影响机制
(一)新疆各民族对红色文化的接受特点
新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红色文化的接受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些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形式来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将其与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表达方式。例如,维吾尔族群众通过木卡姆艺术等形式演绎红色故事,使红色文化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反分裂斗争中的红色文化传播意义
在反分裂斗争中,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凝聚人心的作用。通过传播红色文化,可以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能够激发各族群众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定信念,为反分裂斗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兵团精神在融媒体传播中的当代价值
兵团精神作为新疆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了"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 的崇高品格。在融媒体时代,通过短视频等形式生动讲述军垦故事,如“兵团记忆”系列节目全网播放量超5 亿次,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为新时代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三、新疆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的实践探索
(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推动其传播的重要途径。目前,新疆部分红色文化场馆已经开展了数字化建设工作,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红色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例如,一些纪念馆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了线上展览,让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参观展览,了解红色历史。
(二) 边疆地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边疆地区地域偏远,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强基层融媒体中心建设,提高基层信息传播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移动传播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将红色文化信息推送到边疆地区的群众手中。例如,开展“红色文化进乡村”活动,通过移动宣传车、大喇叭等形式,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每一个村庄。
(三)反分裂斗争中的红色话语体系建设
在反分裂斗争中,建设红色话语体系至关重要。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疆特点的红色话语体系,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同时,要加强对外宣传,向国际社会展示新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反驳境外反华势力的虚假宣传,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 典型案例
“新疆是个好地方”新媒体矩阵中的红色文化传播:该新媒体矩阵整合了多个平台资源,通过发布红色文化相关的图文、视频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有效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
库尔班大叔后人利用抖音传播红色故事:库尔班大叔的后人通过抖音平台,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库尔班大叔骑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故事,以及家族传承红色基因的情况,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共鸣和点赞。
新疆军区新媒体账号的爱国主义内容创作:新疆军区新媒体账号通过发布军队训练、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军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
兵团卫视《兵团记忆》融媒体节目:该节目通过融媒体的形式,深入挖掘兵团历史,传承和弘扬了兵团精神,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新时代,应多渠道多层面大力弘扬兵团精神。”[2]
四、传播困境
(一)新疆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差异
新疆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不足、带宽有限,影响了融媒体传播的效果。这导致部分群众无法及时、便捷地获取红色文化信息,限制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 二)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传播隔阂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播隔阂,使得红色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传播效果不尽相同。一些民族可能由于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存在困难,而对其接受程度较低。
(三)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的特殊挑战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面临着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的特殊挑战。一些境外反华势力试图通过传播虚假信息、歪曲历史等方式,破坏新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干扰红色文化的传播。这给新疆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五、优化策略
(一)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红色IP
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红色 IP 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将“小白杨”哨所故事进行融媒体开发,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红色IP。通过制作动画、电影、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产品,让“小白杨”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二)培养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传播人才
培养少数民族红色文化传播人才是解决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传播隔阂的关键。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的红色文化传播能力。“通过加强学习、拓展视野、强化互动和坚守底线,实现个人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需求。”[3] 同时,鼓励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创作和传播,用本民族的语言和艺术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三)构建适应新疆反分裂斗争需要的红色传播体系
构建适应新疆反分裂斗争需要的红色传播体系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红色文化传播的统筹规划,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传播合力。同时,要注重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
结论:
融媒体时代为新疆红色文化传播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其新特点、价值认同机制、传播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可提升传播效果。未来应发挥融媒体优势,开发资源、培养人才、构建体系,让红色文化助力新疆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娟 .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J]. 昌吉学院学报 ,2025,(03):99-103.
[2] 胡昌平 . 兵团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J]. 中国军转民 ,2024,(21):79-81.
[3] 齐特 . 融媒体时代记者从“笔杆子”到“多面手”的全能实践[J]. 记者摇篮 ,2025,(0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