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智慧工地”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用
宋超 卞昊 满晓轩 王春艳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关键词:BIM+智慧工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核心问题和优化途径;应用关键
引言:当前,工程建设质量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往陈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工程质量管理需求,存在质量控制难度大、信息不畅通以及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在现代科技力量支撑下,先进BIM 技术的运用,和智慧工地完全融合,进而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环节中得到大范围使用。利用BIM 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以及协同化管理优势,为质量管控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而且,智慧工地系统的打造,是依托先进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的实时监控、管理,推进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1 “ BIM+智慧工地”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用核心问题和优化途径
1.1 核心问题
分析当前“ BIM+智慧工地”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现状,其核心问题包含以下几点【1】:
技术集成困难。如果将“ BIM+智慧工地” 运用到工程质量管控环节中,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还会遇到先进技术集成挑战,像大数据技术、BIM 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集成。技术标准、接口存在不统一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技术集成难度,因此花费很多时间、成本,进行技术的开发与调试,进一步增加了工程质量管理压力。
人员素质要求高。分析“ BIM+智慧工地” 在项目质量管理环节中应用难点,主要是各项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高,因此对项目管理队伍的技术水平、综合素养有严格要求,需要熟练使用BIM 技术、智慧工地系统同时,也要具有一定数据分析以及决策支持能力。当前,该行业内高素养复合型人才比较稀少,进而对“ BIM+智慧工地” 的推广、运用带来很大限制。【2】
数据安全问题突出。基于“ BIM+智慧工地” 系统的运行,其中含有海量数据,也包含一些敏感信息,像施工进度、设计图纸以及人员信息。因此,数据安全保护工作非常关键,一旦数据被恶意篡改或者泄漏,就会为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很多建筑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与技术尚不成熟,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2 优化途径
针对上述“ BIM+智慧工地” 系统的运用限制点,重点采取以下几个优化途径:
提高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力度。为了让“ BIM+智慧工地”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优势与作用,则加强对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注重对标准的有效、合理制定,借助当地政府、企业的力量,彼此之间相互合作、互动,一起提高“ BIM+智慧工地” 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力度,进而鼓励更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构建技术研究、创新活动。此外,通过统一技术标准、接口规范的编制,是降低技术集成难度与压力的有效举措,进一步推进“ BIM+智慧工地” 的使用和推广。【3】
侧重人才培养、培训。建筑工程企业注重对员工的日常培训、教育,强化员工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如培训班以及技术交流活动的组织,员工全方位掌握“ BIM+智慧工地” 技术、方法,并且在和各大高校、职业院校展开合作后,加强对有关专业党建设,一起培养出更多在“ BIM+智慧工地”系统应用发展有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人才支持,还让“ BIM+智慧工地” 系统得到大力推广。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数据保护、管理力度。期间,运用加密以及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让数据一直处于安全、完整状态。另外,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教育也是相当关键的环节,有利于人员数据安全保护意识的增强。【4】
2 “ BIM+智慧工地”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用案例
某商业综合体建筑项目,总体建设面积较大,主要功能区域有购物中心、酒店与写字楼。在这一复杂建筑结构体中,其施工难度非常大,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也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该项目引用了“ BIM+智慧工地”系统,并且在设计环节中依托先进BIM 技术展开碰撞检测,找到很多设计问题,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即时的改进,降低施工环节一些不良问题的发生概率,像设计变更以及返工。而且,在虚拟施工后,让该建设方案更加优化,保证项目施工效率与质量。具体施工过程中,构建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借助物联网设备,提高实际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力度,特别是对现场工作人员、材料以及设备,都对其进行了科学化、智能化的管控。且BIM 模型在施工进度管理、成本控制期间,也具有重要优势,让项目按照预期约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还防止了项目成本超额支付。以材料为例,通过实时监控,降低材料浪费使用量,以免丢失或者过度使用,推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而项目的运营和维护过程,把 BIM模型、设施管理系统加以集成处理,提高建筑设备管控的智能化效果。针对设计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性分析,事先确定设备养护、维修方案、措施,不仅延长设备使用时间,还达到了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5】
针对“ BIM+智慧工地” 在该项目施工以及质量管理过程中运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工程设计质量与水平,精准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成本管控合理,提高运营与维护成效,对工程建设质量有很大程度上提升作用,进一步降低质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消除对周边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威胁。通过实践对比和分析,使用“ BIM+智慧工地” 的建筑质量管理模式,其在质量、成本以及进度控制层面上,应用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项目,相关数据如表1:“ BIM+智慧工地” 项目和传统项目不同指标对比情况

建设科技, 2024, (10): 69-71.
4 结束语
总之,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行业的飞快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有直接关系。因此“ BIM+ 智慧工地” 的构建,是利用新时代智能化技术手段,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作为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高效化、高质化管理优势同时,还提高建筑工程工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数字化效果,积极应对新时代环境下对质量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耀华. 智慧工地视域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路径探析 [J].
[2]吴东晋. 探究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 (05): 137-139.
[3]赵泽章,丁伟,陈硕,等. 基于BIM5D 技术的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 (20): 95-99.
[4]张永钊. “ BIM+智慧工地” 系统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 (20): 117-121.
[5]段伟. 建筑工程智慧工地质量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 交通大学,2023, (01):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