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症状管理的腮腺炎患儿疼痛与肿胀综合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申莲菊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816000
1、引言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患儿因疼痛、肿胀导致咀嚼困难、睡眠障碍及情绪焦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护理多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缺乏对疼痛、肿胀等症状的系统管理,导致护理效果不佳。症状管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科学评估与个性化干预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本文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腮腺炎患儿疼痛与肿胀综合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2、研究背景与现状
2.1 腮腺炎患儿症状管理的临床需求
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及神经末梢刺激,导致疼痛与肿胀。疼痛不仅影响患儿进食、睡眠,还可能引发心理应激;持续肿胀可压迫周围组织,增加睾丸炎、脑膜炎等并发症风险。然而,临床护理中常存在疼痛评估不规范、干预措施单一、缺乏动态监测等问题,难以满足患儿症状管理需求。
2.2 症状管理理论的应用进展
症状管理理论强调通过“ 评估-干预-评价” 循环,对患儿症状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管理。该理论已在肿瘤、慢性病护理中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儿科传染病护理领域应用较少。针对腮腺炎患儿,亟需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标准化、可操作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护理质量。
3、基于症状管理的腮腺炎患儿综合护理方案构建
3.1 方案构建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结合德尔菲法:首先进行文献检索,系统检索 PubMed、Embase、CNKI、万方等数据库,筛选腮腺炎症状管理相关文献,提取证据;其次邀请儿科护理、感染科、疼痛管理领域专家,通过2 轮德尔菲法对护理措施进行论证与修订;最后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涵盖评估、干预、评价的综合护理方案。
3.2 综合护理方案内容
3.2.1 症状评估
(1)疼痛评估:采用 FLACC 量表(适用于无法自我报告的患儿)及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适用于能表达的患儿),每 4 小时评估 1 次,记录疼痛程度、性质及影响因素。
(2)肿胀评估:使用软尺测量双侧腮腺最大周径,每日早晚各1 次,绘制肿胀变化曲线;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及触痛情况。
3.2.2 干预措施
(1)物理干预
患儿发病48 小时内,使用医用冰袋(包裹薄毛巾)冷敷腮腺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4-6 次,减轻炎症渗出;患儿遵医嘱使用如意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等)加醋调成糊状外敷,每日更换1 次,促进消肿止痛。
(2)药物管理
遵医嘱给予患儿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严格控制剂量与间隔时间;对于高热或并发症高危患儿,配合医生使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饮食与口腔护理:
为患儿提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蛋羹),避免酸性、辛辣及坚硬食物,减少唾液分泌;患儿餐后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4-5 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4)心理支持
采用游戏疗法(如绘画、角色扮演)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疼痛焦虑;对家属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知识及护理要点,减轻其紧张情绪。
3.2.3 效果评价
对比患儿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变化;记录患儿肿胀完全消退时间;观察睾丸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ikert 5 级量表调查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研究方法与设计
4.1 研究对象
选取某儿童医院2022 年1 月-2024 年12 月收治的腮腺炎患儿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方案),每组 50 例。纳入标准:符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年龄 3-12 岁;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儿。
4.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遵医嘱给药、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的综合护理方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执行。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研究结果
5.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干预后3 天降至( 2.1±0.8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2)分( ρP<0.05 );肿胀消退时间为( 4.5±1.0 )天,短于对照组的( 6.8± 1.5 )天( P<0.05 )。(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

5.2 并发症发生率与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 ,低于对照组的 18% ( P<0.05 );家属满意度为95% ,高于对照组的 82% ( P<0.05 )。(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与家属满意度比较

6、讨论
6.1 综合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本文综合护理方案通过系统的疼痛与肿胀评估,结合物理干预、药物管理及心理支持,实现了症状的精准管理。冷敷与中药外敷协同作用,可降低局部温度、抑制炎症反应;饮食与口腔护理减少唾液分泌及感染风险;游戏疗法有效分散患儿注意力,提升疼痛耐受力。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改善显著,证实了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6.2 临床应用的启示
综合护理方案需结合信息化工具(如症状评估 APP)提升执行效率,并加强护士培训,确保评估与干预的标准化。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探索方案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并发症风险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七、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的腮腺炎患儿疼痛与肿胀综合护理方案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升家属满意度,为临床护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建议在儿科传染病护理中推广应用,并进一步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郝亚楠,石欢,崔雅萍.针对性护理用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4,22(05):455-458.DOI:10.19438/j.cjoms.2024.05.007.
[2]焦亚昕,王瑜,龙小静.医护一体化护理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中应用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7):1186-1188.
[3]张文君,赵保玲,王芳.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