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

作者

陈雅洁

新疆兵团第六师档案馆 新疆自治区五家渠市 831300

1 绪论

档案作为行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对行业的决策制定、经验传承、业务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行业档案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高效、精准、创新发展的需求。实现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高效管理与深度开发利用,成为行业档案管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管理效能、释放档案价值的必由之路[1]。通过对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行业更好地挖掘档案潜在价值,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 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必要性

2.1 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行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急剧攀升,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在应对海量信息时,显得力不从心。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采集、存储、检索与共享,满足行业在信息时代对档案高效利用的需求。

2.2 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的整理、归档、检索等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现代化管理模式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软件,能够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如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可实现档案的自动分类、编目,利用OCR 识别技术快速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档,通过关键词检索能在瞬间定位所需档案,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2.3 促进档案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

行业档案中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这些信息往往被埋没在堆积如山的纸质档案中,难以被充分挖掘利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能够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决策依据。

2.4 推动行业协同发展与信息共享

在行业产业链中,各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日益紧密,信息共享至关重要。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孤岛,通过建立统一的档案信息平台,实现档案资源在行业内的互联互通。不同企业或部门可根据权限共享相关档案信息,促进协同工作的开展。

3 传统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3.1 档案存储与管理成本高

传统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为主,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存放档案。随着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档案库房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持续攀升。同时,纸质档案的整理、装订、编号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人工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为了保证纸质档案的安全,还需配备防火、防潮、防虫等设备,进一步增加了管理成本。

3.2 档案检索与利用效率低

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检索主要依靠人工翻阅查找,检索过程繁琐且耗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众多档案架中逐本查找,若档案整理不规范或检索人员对档案存放位置不熟悉,查找一份档案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纸质档案的借阅手续复杂,借阅过程中还存在档案丢失、损坏的风险,这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无法满足用户对档案快速获取的需求[2]。

3.3 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纸质档案易受到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灾害或意外事件,档案可能会遭受严重损毁甚至灭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纸质档案在复制、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

3.4 难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变化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务内容不断更新,新的档案类型不断涌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应对这些变化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且,传统

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流程繁琐,难以快速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制约了行业的创新发展。

4 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的策略

4.1 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

档案数字化是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基础,也是行业档案管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行业应加大对档案数字化的投入,利用扫描、录入等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档。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格式转换,而是需要制定严格且规范的操作流程。

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利用,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该系统应具备档案分类、检索、权限管理、备份恢复等功能,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存储与预览。同时,可引入元数据管理,为每份电子档案添加详细的背景信息,如形成时间、责任人、关联项目等,方便后续快速定位和深度利用。在数字化过程中,要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档案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4.2 引入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效能

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的档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在行业发展中,通过对历年档案数据的分析,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用户需求偏好等,为行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实现档案内容的智能分类和自动标引,大大提高档案整理效率;借助图像识别技术,能对纸质档案中的手写文字、图表进行识别转换,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可有效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在档案管理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档案的产生、流转、存储等过程进行记录,确保档案信息不被篡改。

4.3 优化档案管理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流程,明确档案从收集、整理、归档到利用的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要求,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核心。在收集环节,制定详细的档案收集清单和时间表,确保各类档案应归尽归;在整理环节,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著录规则,对档案进行系统整理,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简化档案借阅手续,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借阅申请、审批的线上化,提高借阅效率。构建电子借阅平台,用户可在线提交借阅申请,系统自动根据权限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即可在线查阅或下载档案。

4.4 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既懂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的关键。行业内各单位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除了内部培训,还应引进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这些人才能够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方法融入档案管理工作中,推动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有创新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3]。

结束语

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是行业适应时代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引入先进技术、优化管理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策略,能够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这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质量,促进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推动行业协同发展,为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决策保障,助力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开创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玲玲.浅谈行业档案管理模式现代化[J].兰台内外,2024,(35):47-49.

[2] 马海望. 浅析档案管理理念的现代化模式[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9):41-42.

[3] 姜 雪 . 浅 析 现 代 化 电 子 档 案 管 理 模 式 [J]. 科 技 创 新 与 应用,2015,(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