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机电安装全过程安全管理实践
黄乾坤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611830
引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具有周期长和规模大的特点,设备运行原理和结构特点也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给安装工程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安装施工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包括了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了解不同施工环节的关键点,能够避免出现较多的返工问题,真正保障工程建设的进度,降低成本投入。
一、施工前期安全管理规划
(一)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施工企业在项目启动初期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及事故处理等内容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举例来说,规定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及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施工班组长负责本班组人员的安全教育与现场安全管理。通过清晰的职责划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同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针对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接线及变压器吊装等具体作业明确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方法。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规操作行为,从制度层面保障施工安全。
(二)安全风险评估
组建由安全专家、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风险评估小组,依据项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对机电安装全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等方法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及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
以光伏组件高空安装作业为例,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脚手架搭建不牢固导致人员坠落、组件吊装过程中绳索断裂引发物体打击、电气连接时未断电造成触电等。针对识别出的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高风险作业需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
(三)安全教育培训
在施工人员进场前开展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邀请安全专家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视频演示、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举例来说,对电工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和触电急救技能培训,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知识和防坠落技能培训,对吊装作业人员进行吊装设备操作规范和吊装安全注意事项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实践
(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在危险作业区域、设备周边、通道口等位置悬挂警示标语和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举例来说,在高空作业区域设置严禁高空抛物、必须系好安全带等警示标识,在电气设备附近设置当心触电、禁止合闸等标识。搭建牢固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在高空作业区域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确保防护高度不低于 1.2 米,安全网张挂严密,避免人员坠落和物体掉落伤人。在施工现场出入口、通道口和楼梯口等位置设置防护棚,防护棚采用双层防护,避免物体打击。
(二)高风险作业安全管控
对于高空作业、电气作业和吊装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实施严格的安全管控措施。高空作业前对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严禁身体不适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作业过程中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安全带应高挂低用,系挂在牢固可靠的构件上。同时,设置专人进行现场监护,随时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及时纠正违规行为。电气作业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操作,作业前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安全措施,确保电气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在带电作业时采取有效的绝缘防护措施,使用绝缘工具,设置隔离警示区域,避免触电事故发生。吊装作业前对吊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钢丝绳、吊钩等吊具无磨损、断裂等缺陷。严格按照吊装方案进行作业,控制吊装重量和吊装高度,严禁超载、超范围吊装。吊装过程中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人员信号明确,确保吊装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三)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施工班组每天进行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性、施工人员安全行为规范、设备运行状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举例来说,发现脚手架连墙件缺失,要求责任班组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在24 小时内补充连墙件,并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加固。整改完成后由安全员进行复查验收,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对未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的闭环管理机制[1]。
(四)安全应急管理
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药品、担架、灭火器、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等,并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物资完好有效。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应急演练,模拟真实事故场景,让施工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掌握应急救援技能。举例来说,每季度组织一次触电事故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触电人员急救、现场断电、医疗救护等环节。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三、施工后期安全管理工作
(一)安全验收
机电安装工程完工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验收,安全验收内容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拆除、电气设备的调试运行及现场临时设施的清理等。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拆除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拆除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调试,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各项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清理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和建筑垃圾,确保现场整洁有序,无安全隐患遗留。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部位,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直至验收合格。通过安全验收确保项目在交付使用前不存在安全隐患,为后续的运行维护提供安全保障[2]。
(二)安全总结与经验反馈
项目结束后组织召开安全管理总结会议,对整个机电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总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举例来说,总结在高风险作业安全管控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改进方法。将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施工单位,为后续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结论
光伏发电项目机电安装全过程安全管理是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通过施工前期的安全规划、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管控以及施工后期的安全验收与总结,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光伏发电项目机电安装工程安全、顺利完成,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吕相宇.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10):34-36.
[2]程俊豪.光伏发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电力设备管理,2024,(24):231-233.
作者简介:黄乾坤(1974—),男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工程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