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粮食安全质量监测制度现状及展望
方彦
池州市贵池国粮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中心
一、粮食质量安全的背景与展望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粮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生命物质之一,而粮食安全又是人类最基本的安全之一。粮食安全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发展,是一个跨界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在国家方面,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并且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在民族方面,粮食安全关系到民族安全,涉及到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显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中国的“ 粮食安全” 将是为了“ 数量上应满足人口食用、工业发展、养殖需求和其它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质量上应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价格上应符合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要求” 。
十八大以来,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粮食安全保障是强化经济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的远景目标规划中,提出围绕国家经济安全实施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金融安全三大内容,粮食安全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
二、出入库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制度
1. 强化人员能力与设备保障
人员能力建设:粮食收储工作中,检验结果是粮食定等、水杂增扣量执行的直接依据,事关国家利益与农民增收。因此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确认十分关键,而鉴于粮食检验工作的特殊性,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设备技术支撑:检验设备须严格执行定期检定,确保设备合格、数据准确可靠。伴随粮食质量安全要求的持续提升,检验范围不断扩展,新型快检设备应用日益广泛,粮食收储企业要积极扩充检验检测设备,此外检验人员的技术适应能力和操作水平也需日益提升。
依托国家持续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建设的契机,各地方都在积极建设县级以上粮食质检站。对于粮库而言,鼓励粮库检验人员参与县级及以上粮食质检站的协同培训、能力比对和技术交流,实现共同提升,是保障和提升人员检验能力的必要举措。
2. 检验过程公开透明
智慧化管理:深度应用“ 智慧皖粮” 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检验结果的电子化录入、实时传输与可追溯存储。主管部门可在线监控入库粮食质量,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粮食坚决执行“ 零容忍” 政策,严禁入库。
过程阳光化: 在扦样、制样、检验、结果记录等关键环节及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拒绝弄虚作假。检验员不直接获取样品资料、客户客户信息,检验员凭借一卡通记录编号和结果、客户凭借“ 一卡通” 直接得知结果。
3. 质量依据可靠可溯
标准公开:检验标准、依据公开,在粮库门口放置告示牌,公示现行有效的粮食质量检验标准与相关制度依据。
数据可溯:原始检验数据建立专项台账,实现规范化、集中化管理,确保完整可查。
闭环验证:入库粮食开展定期或定量抽样跟踪检验,确保入库粮食质量真实有效。地方粮食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巡视巡察粮库,并随机扦取样品送检。
4. 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
强化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检验人员粮食质量安全意识,持续开展粮食安全形势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检验结果客观、公平、公正。
前瞻风险防控:随着国家持续投入粮库仓储设施升级和储粮技术应用,近些年粮食出库质量越来越好,不法分子对出库粮食动起了歪心思,变相“ 转圈粮” (以旧好掺新差)难以监管。鉴于粮食流通的全国性特征,政府应当重视,未来不仅是入库粮食实施全程监控,而且对于出库粮食的流通情况也应建立全国性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与流通监控网络。
三、以人为本,反腐倡廉
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是具有鲜明政策导向性的政府活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基层粮库人员对于粮食质量安全政策的理解与执行效度尤为关键。任何个人都不能错误理解甚至干扰其政策执行。因此,加强基层粮食工作者的政治思想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是筑牢粮食质量安全根基的保障。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 反腐倡廉” 作为党的建设的生命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型期,更是将其确立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任务。政策性粮食活动涉及财政资金投入与公共利益,绝不容许任何个人或企业以局部私利曲解、干扰或侵蚀。
面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持续深化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在入库粮食质量安全上,要做到杜绝“ 转圈粮、坑农粮、升溢粮” 。在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守护广大农民的切身收入与根本利益。
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激发行业活力与人才动能
粮食质量安全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的基本保障,国家建设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行业活力的激发与发展动能的培育,本质上依赖于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与素质跃升。经历几次粮食行业改革后,就基层现状而言,普遍是“ 高工龄” ,粮食从业者面临“ 断层” 现象。另一方面“ 低薪筹” 是普遍现象,从业者获得感低。
俗话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提升从业人员收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标准的队伍,构建现代化人才保障体系,对推动粮食质量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五、总结
新时代粮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与民族复兴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严格的质量检验监测制度,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活动的重要措施;深化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筑牢粮食质量安全意识的底线;高标准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粮食质量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未来当以最严谨标准提升检验精度,以最廉洁生态守护政策初心,以最精锐力量驱动创新变革,将"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保得更优,切实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参考文献:
[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Z]. 2023.
[2] GB/T 30725-2014, 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3] 习近平. 在全国粮食安全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2-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