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践研究

作者

郝莉

四川省筠连县丰乐乡龙镇小学 645252

1 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部编版教材对古诗词选编精心,题材、风格丰富,为学生欣赏古代文学魅力提供了素材。然而,传统古诗词教学重在字词解释、诗意翻译及背诵,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多流于表面。情境创设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时空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词意境与情感,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脉络而形成的, 是在特定情境脉络中理解和运用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创设契合诗词内容的历史、文化及情感背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时代与场景,增强对诗词语言、修辞、主题及诗人情感的领悟。例如,在学习《望岳》时,教师可介绍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前社会的繁荣与潜在危机,让学生了解杜甫当时的壮志豪情,更好地理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所展现的胸怀与抱负。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古诗词情境教学中,教师设计情境任务,促使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诗词进行思考与解读。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创设“ 假如你是木兰的战友,讲述木兰从军故事” 的情境,学生需深入研读文本,挖掘木兰形象特点,整合信息进行讲述,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构建对木兰形象及诗歌主题的理解。

3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生动有趣的情境能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次北固山下》教学为例,教师播放一段展现长江壮丽景色的视频,视频中江水浩渺、帆船行驶,同时配上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与诗歌意境相符的氛围。学生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对诗中描绘的江南春景及作者情感产生好奇,主动投入学习。

3.2 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蕴含丰富意象与情感。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情境创设可将抽象的诗词具象化,降低理解难度。在学习《使至塞上》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画面,学生直观感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所描绘的塞外奇特壮丽风光,进而理解诗人在奇特景色中流露的孤寂情绪。

3.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律美、意境美与语言美。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感受诗词美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春日西湖边,湖水初涨、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画面,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感受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4 基于部编版教材的初中古诗词情境创设实践策略

4.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能生动再现古诗词情境。如学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时,教师播放一段北边冬日雪景视频,漫天飞雪、北风呼啸,再配上低沉哀伤的音乐,然后展示将士们在雪地里行军、送别友人的画面。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能感受塞外奇寒雪景和诗人送别友人的惆怅之情。同时,教师可以播放古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跟读,感受诗词的韵律节奏美。

4.2 角色扮演情境

” 角色扮演能让学生体验诗词中人物的感情和经历。例如:在学习“ 石壕吏” 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老翁、老妇、吏卒等角色。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感受到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表演结束后,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更深刻,也锻炼了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4.3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把古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例如在学习“ 饮酒(其五)》时,教师问:“ 在生活中,你们是否有过远离尘嚣、静中独处的时刻?当时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领悟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接着,让学生谈谈生活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景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4.4 使用历史文化背景创设情境。

古诗词创作往往与当时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在学习《赤壁》时,教师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及影响,让学生了解诗人杜牧所处时代的政治局势及他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学生明白诗人借赤壁之战,以小见大,感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无常,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与诗人情感。

结论

情境创设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培养审美能力。通过对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的情境创设实践研究,发现利用多媒体、角色扮演、联系生活实际及借助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情境创设方法,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情境创设贴合教学目标与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并注重多样性与灵活性。希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积极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让古诗词教学绽放光彩,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提升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乌日罕.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路径[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46 (05): 107-110.

[2]潘国好, 孙金敏.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45 (03): 50-56.

[3]林云梅.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德育融入路径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5, (04): 40-42.

[4]吴艳芹. 关联聚焦 知人论世——以《钱塘湖春行》为例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 2025, (03):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