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仿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超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255100

一、仿什么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学业质量标准对仿写的要求如下:3-4 年级学生要能仿写简单的句子,5-6 年级学生要能仿写简单的贺卡、邀请卡等,7-9 年级学生要能仿写简短的文段(如回复信函等)[1]。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从仿写句子开始,通过学习逐步深入到能够仿写短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仿主题

初中英语主题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其中,“人与自我”以“我”为视角,设置“生活与学习”和“做人与做事”等主题群;“人与社会”以“社会”为视角,设置“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历史、社会与文化”和“科学与技术”等主题群;“人与自然"以“自然”为视角,设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范”和“宇宙探索”等主题群。

(二)仿内容

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原作的内容,以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具体包括一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分析原作,确定正确表现主题所应采用的语篇类型,如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和诗歌等;其次,联想自己生活经历中与原作所述相似的事情或事物。

(三)仿结构

就记叙文而言,仿结构就是仿照原作的叙述视角、叙述顺序和叙述结构等。如果是议论文和说明文,则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模型。在呈现分论点、论据或者说明要素时,则可以选用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等结构。

(四)仿语言

以上几点不同,语言的仿写应该遵循仿句、仿段、仿语篇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

仿句练习关注词汇及词组、句式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时态语态等语法。

二、怎么仿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构建“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实施读写结合“两条腿走路”[2],可以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该任务群,包括“选——读——画——写——评”五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选,目标导向

“选”的关键,在于要依据课标明确训练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选择范文[2]。训练目标可以是仿句、仿段、仿语篇等,可以是仿开头、仿结尾等,可以是仿记叙、仿描写、仿议论等,还可以是仿比喻、仿拟人、仿设问、仿反问等。在定准训练目标之后,教师再从课内教材、课外文本、师生佳作中选择和训练目标相一致的范文。

(二)读,深挖文本

基于句子、段落或语篇进行认真研读,是仿写的关键。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主题、内容、结构和语言等,可以采用从整体到细节的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从细节到整体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组间任务相同、组内任务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可以采用组间任务不同、组内任务相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三)画,导图呈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易用便捷的思维可视化学习工具[3]。在挖掘文本之后,为了清晰呈现学生对原作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呈现文本结构。例如,在阅读The Winning Team 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完成思维导图,如图1。

图 1 基于范文 The Winning Team 构建的思维导图

(四)写,摹仿创造

在完成以上几步之后,就可以开始动笔摹仿了。摹仿可分为仿句、仿段的“点仿”和仿语篇的“全仿”两种形式[4]。摹仿句子或段落相对简单,一般关注词汇及词组、句式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态语态等语法和记叙、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摹仿语篇则要求相对较高,除了以上这些之外,更要从整体上模仿主题、内容、结构、开头、结尾和过渡语等。

(五)评,回归原点

原作是仿写作品的原点,因此,对仿写的评价应该依据原作,分析出原作特征,找出仿文与原作的差别,深入思考二者优劣。无论什么类型的产出,都是有评价优于无评价,多种形式的评价优于单一形式的评价[5]。学生自评有利于自我反思,同伴互评有利于互相帮助,教师评价则更加细致入微,因此可以采用三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下面是一位学生对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的评价结果(如表 1)和评价原因。

表 1 The Winning Team 仿写评价表

该生在认真填写原作特征与仿写特征后发现,仿写作品的主题、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动作词汇、时态语态等与原作一致,故事梗概大胆创新,第一人称视角更利于情感表达,这些项目应得满分。相比原作而言,句型略显单一,情感词汇略显匮乏,因此扣去 1 分。仿写作品既有对原作的认真模仿,又不乏自己的大胆创新,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篇佳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3-46.

[2] 陈慧萍,余卫清. 中高年级小学生仿写指导过程探讨[J]. 教学与管理, 2018(26): 36-38.

[3] 李玉,柴阳丽,闫寒冰. 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近十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元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1):16-28+79.

[4] 臧松刚. 关于统编教材“小练笔”教学的思考[J]. 语文建设. 2021,(14):55-58.

[5]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