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作者

陈雅洁

新疆兵团第六师档案馆 新疆自治区五家渠市 831300

1 绪论

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呈现出规模大、类型多、处理速度快以及价值密度低的特点,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管理方式[1]。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知识积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效能、挖掘档案价值的关键路径。在大数据浪潮冲击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数据处理、存储、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何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部分档案管理机构的硬件设备陈旧,服务器存储容量有限,难以满足海量档案数据的存储与处理需求。网络带宽不足,导致档案数据传输速度缓慢,影响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利用效率。软件系统功能单一,缺乏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无法实现对档案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挖掘。一些基层档案馆的档案管理系统仅具备基本的档案录入与查询功能,难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复杂的档案管理需求。

2.2 数据管理水平不足

档案数据来源广泛且格式多样,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标准不统一、格式混乱的问题,增加了数据整合与管理的难度。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数据缺失、错误、重复等情况,影响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可用性。同时,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面临着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如在某些企业档案管理中,由于缺乏严格的数据校验机制,导致档案中的关键信息错误,给后续的业务决策带来误导。

2.3 技术应用深度不够

虽然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有一定应用,但整体应用深度不足。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数据挖掘、分析预测等方面的优势。在档案检索方面,多数仍采用传统的关键词检索方式,无法实现基于语义理解和关联分析的智能检索;在档案数据分析方面,缺乏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深入挖掘,难以从海量档案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2.4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档案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偏低,部分人员对大数据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较为陌生,缺乏运用新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2]。

3 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升级硬件设备。购置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提升档案数据的存储与处理能力;优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带宽,确保档案数据的快速传输与高效共享。开发或引进功能强大、兼容性好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该系统应具备智能分类、自动编目、数据挖掘、分析预测等功能,支持多种格式档案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满足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档案数据存储中心,实现档案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并行处理,提高数据存储效率与安全性。

3.2 优化档案数据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与规范,明确不同类型档案数据的采集格式、内容要求、质量标准等,确保采集的数据具有规范性与一致性。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在数据采集、录入、存储等环节设置严格的校验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错误,补充缺失数据,消除重复数据,提高档案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保障档案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同时,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管理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检查与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3 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档案数据的智能检索与分析。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基于语义理解的智能检索,提高检索的准确性与效率;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与规律,预测档案利用趋势、行业发展动态等,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档案数据,预测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同时,借助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档案数据以图表、图形等直观形式呈现,便于用户理解与利用。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在内部培训中,邀请大数据领域专家和档案管理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授课,传授大数据技术知识与档案信息化管理经验;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外部专业培训课程与学术研讨会,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与技术发展趋势。优化人才招聘机制,引进具有大数据技术背景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同时,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3.5 推动档案信息共享与协同

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制定统一的信息共享标准与规范,明确各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档案信息共享的安全性与合法性。加强与其他行业、机构的合作,开展档案信息协同管理与开发利用项目。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利用档案数据开展学术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行业研究等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3.6 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行为,为档案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档案管理机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3]。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必然选择。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档案数据管理、深化大数据技术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档案信息共享与协同以及强化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对策,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档案管理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助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照润.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价值工程,2024,43(32):50-53.

[2]周楠.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四川劳动保障,2024,(09):13.

[3]田凌嫣.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J].兰台内外,2020,(0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