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

文中华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挂榜山林场 湖南祁阳 426100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是以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完善的设施来发挥其改善城市生态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养护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植物的养护管理,才能够保证植物生长,最大程度发挥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1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植物养护、土壌管理、病虫害防治、保持环境整洁、维护灌溉系统及其他设施等。须及时进行保湿、松土、施肥、除草等工作,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土壌质地退化;定期对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适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对植物造成危害;定期检查灌溉管道、啧头、阔门等设施,及时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确保植物获得充足水源,并定期清理垃圾、修复破损设施,保持环境整洁和设施正常使用。

2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护不到位,重建设轻养护

为快速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前期大力进行绿化建设,打造“高大密厚”绿化景观。随着绿化植物的不断生长,背景林中下层植物通风透光性差,土壤肥力降低,出现植株长势衰弱、形态不佳、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2.2 养护方式单一、机械化率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目前,绿化养护主要采用小型园林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养护模式,机械化程度不高。常用园林机械为油锯、绿篱机、割灌机、高枝剪等,配备高空作业车 4 台,螺旋钻机 1 台,机械化率较低,总体养护效率不高。并且一线养护工人多数非园林专业出身或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老龄化严重,对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养护方法认识不足,难以科学有效地做好绿化养护工作。

2.3 忽视绿化细节,影响城市景观

受土壤基质差、道路多次施工等因素影响,部分行道树长势不良,影响城市景观效果;因选用杨、柳树作为行道树及背景林,导致飞絮问题严重,影响市民健康及日常生活;因绿地建设回填土、日常倾倒清扫土等,形成绿化超高土,浇水或降雨时土壤外溢,造成路面泥泞,干燥后又形成扬尘,污染环境;因部分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受限,树根突出路面,造成路面高低不平,容易绊倒行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2.4 破坏侵占绿地行为多发,管理难度较大

部分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不强,肆意踩踏绿化带现象多发,普遍存在绿化带内乱栽乱种、堆放杂物、停放车辆等现象。一些沿街商户未办理正规手续,随意开挖、占用绿地,破坏绿化带,搭建违法建筑,开设出入口等,此类损绿、毁绿、占绿等人为破坏侵占绿地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

3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对策

3.1 合理配置植物,提高养护质量

注重色彩搭配。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之中,不同品类的植物需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也要留意色彩搭配,既不可过于繁杂,也不能太过单一,不同的植物应交错种植,使城市园林绿化更具美观性。 ② 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不但要考虑植物色彩的季相变化,还需熟知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生物学特性。 ③ 注重对乡土树种的合理运用。乡土树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很好地适应本地生长环境,在园林绿化中应广泛应用。 ④ 根据种植环境选择适宜植物。在栽种过程中,还应依据周边建筑物或构筑物性质,选择不同形态和功能的树种。 ⑤ 做好规划设计。植物在栽种过程中倘若违背其生长规律,将会致使植物成活率降低,且易引发病虫害,增加后期养护管理的成本。因此,在规划设计层面应着重做好植物的合理选择与搭配,施工人员需严格依照图纸施工,确保绿化工程质量,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3.2 加强养护管控,注重水肥管理

3.2.1 适时浇水

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浇水施肥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需水量不同,若要保障植物顺利生长,必须明确浇水量与浇水时间。春季是树木的发芽时期,需水量较大,应依据植株长势及时灌溉;草坪草则应在地表解冻后即刻浇灌解冻水,以确保草坪草正常返青生长。夏季气候炎热,温度偏高使水分蒸发迅速,需保证植物具备充足水分,但不可频繁浇水,以防水分过量对植株造成损害。夏季浇水时间应尽量避开中午,因中午阳光强烈,水分蒸发过快,不利于植物良好吸收。冬季通常

在入冬前浇灌1 次防冻水。

3.2.2 适量施肥

适宜的氮元素不仅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还能增加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从而使植物生长势良好。氮肥不足植株则会显得矮小,叶片干枯且呈黄绿色等;但氮肥施用过多,就会出现分蘖过多等现象。一般在春季,施用氮肥可促进植物旺盛生长,夏秋季节则追施复合肥。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各异,观叶植物除可施用含有氮、磷、钾元素的肥料外,亦可喷施叶面肥;叶片生长过程中若出现黄叶,可追施氮肥和少量磷钾复合肥,以使植物叶子恢复活力。多年生古树或大乔木,则可采用树干注射营养液或根部追施速效肥的方式补充营养,以利于促进树木生长。

3.2.3 依据土壤性状合理施肥浇水

一般而言,壤土有利于植株生长,其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较高;砂土质地疏松、粗粒居多,土壤养分含量低,不利于保水保肥;黏土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但通透性能差,施肥后肥效释放缓慢。通过对土壤性状进行分析,合理制定灌溉和施肥计划,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建立电子信息库实施智能化监测管理

3.3.1 建立二维码实施动态监测

基于大数据管理模式,构建植物生物特性档案。依照编码规则对编码区域的行道树等完成编码后留存编码表,并录入基础信息。编码结束后,将编码种植信息录入每棵树的信息库中,涵盖植株的种植时间、生物学特性、病虫害管理等基础信息,随后生成二维码以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养护管理人员依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开展相应的养护管理,从而达到养护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提升园林养护管理水平。

3.3.2 建立植物养分监测系统

土壤养护监测仪可以有效监测到土壤及化肥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 p H 值、盐分 ( 埋入土壤中测试直接出结果 ),也可以随时监测土壤的温度、湿度等,将其安装在植物周边,有利于工作人员准确观察苗木的健康状况及生长状况,并根据植物需求及时进行水肥管理,有效降低养护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改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化养护技术在园林工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起到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显著提升园林工程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及提高城市外在形象的有效手段。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园林工程中绿化养护技术的实施及效果评估研究,充分发挥绿化养护技术在园林工程管理中的最大效能和优势,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以营造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真正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舒适、健康的生活娱乐空间。

参考文献

[1] 何凯 . 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9):223-225.

[2] 纪金菊 .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9):214-216.

[3] 贺君燕 . 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J]. 四川水泥 ,2023(2):108-110.

[4] 董保亮 . 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措施 [J]. 城市建筑空间 ,2022,29( 增刊 1):12-13.

[5] 祁政 .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的乔木栽植与养护方法分析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6):75-77.

作者简介:文中华(1976—)男,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参与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