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对高校音乐剧专业课堂氛围的影响研究
姚远
泰国博仁大学
摘要:本研究深入剖析高校音乐剧专业中教师教学风格和认知激活策略对课堂氛围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及实施方法,为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研究显示,合理调整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策略,能显著改善课堂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剧专业;教学风格;认知激活;课堂氛围
引言
高校音乐剧专业融合音乐、舞蹈、表演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极高。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艺术创造力的关键环节,课堂氛围直接影响教学成效。教师教学风格多样,认知激活策略运用各异,共同塑造课堂氛围。但目前该专业在此方面研究不足,亟需深入探究以填补空白,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一、问题阐述
(一)教学风格与课堂氛围的矛盾
在高校音乐剧基础课程,权威型教学风格虽能高效传授声乐、舞蹈技巧,助学生掌握基础,但教师主导过强,学生自主表达与创新空间被严重压缩,面对剧目创作等自主任务怕困难,课堂氛围压抑,阻碍学生艺术创造力与个性发展。民主型教学风格在剧目排练、剧本创作课上,本可借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创造力,但因班级规模大、课时有限,部分教师难以落实,学生参与度不均,部分观点无法表达,削弱了对课堂氛围的积极影响。放任型教学风格在选修或创意实践中,虽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如音乐剧创意实践课学生自主组队创作,但教师指导匮乏,学生知识学习缺系统性,遇技术难题难解决,学习受阻,课堂秩序混乱,学习效果与积极性受挫,课堂氛围无序。
(二)认知激活策略运用的不足
在音乐剧作品分析课上,教师运用问题导向学习策略,如问“如何多维度塑造复杂音乐剧角色”,但部分问题缺深度与关联。学生仅能浅层次分析,难以调动多学科知识跨领域思考,无法激活思维,致使课堂讨论流于表面,氛围活跃度低,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有限。分析《猫》《歌剧魅影》等经典案例时,教师多侧重舞台设计、表演技巧,忽略音乐创作、剧本结构等方面。学生无法全面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知识应用理解不深,限制学习兴趣,课堂氛围难以活跃,实践与鉴赏能力提升不佳。在音乐剧项目实践课程的小组讨论中,因规则不明、引导无效,成员围绕创作主题、角色定位交流时易偏离主题,参与度不均,既无法促进思想交流与合作学习,又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创作与表演能力提升缓慢。
(三)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的协同障碍
权威型教师结合认知激活策略,如讲解舞蹈技巧后提问融入角色表演时,因习惯主导课堂,问题设置可能封闭,限制学生思维,或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与严谨秩序冲突,学生难以适应,致使课堂氛围紧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民主型教学风格下,部分教师运用认知激活方法时,未依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精准选择策略。如小组案例讨论经典音乐剧,案例难度过高或问题指向不明,学生在开放氛围中无法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看似活跃却缺乏实质成效,影响教学质量提升。放任型教学结合认知激活策略时,教师提供的引导性问题或案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
二、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风格的策略
权威型教师在基础技能教学后,设置开放性任务,如让学生依据声乐技巧创作个性化演唱片段,鼓励分享想法,教师给予建设性反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善压抑课堂氛围。针对班级规模大、课时紧,民主型教师可采取小组预讨论、代表发言形式。剧目排练前,组织学生分组探讨角色塑造,每组推选代表课堂汇报,教师点评引导,利用线上平台延续课后交流,保障学生充分表达,增强民主型教学风格的积极影响。放任型教师要强化指导系统性,创意实践前制定详细手册,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定期组织小组汇报,依汇报给予针对性建议,助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规范课堂秩序。
(二)提升认知激活策略有效性的方法
教师设计问题应围绕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构建问题链。如在音乐剧作品分析课,从“角色性格特点”基础问题,逐步过渡到“如何借音乐、舞蹈、表演细节展现角色性格转变”,引导学生深度跨学科思考,鼓励自主提问,营造师生共探氛围,激活思维。分析经典音乐剧案例,教师从音乐创作、舞台设计等多维度切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后交流,像分析《猫》时,分组探究不同维度对角色塑造作用,实现知识互补,激发学习兴趣。建立明确小组讨论规则,如轮流发言、紧扣主题等,教师提前明确任务要求,巡视纠正偏离主题的讨论,剧本创作小组讨论时,提供故事框架与创作提示,保证小组讨论高效,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三)促进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协同的举措
权威型教师运用认知激活策略,需充分考量学生接受度。问题设置要兼具开放性与层次性,如舞蹈技巧教学后,设置不同难度问题,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给予充足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让认知激活与权威型风格互补,营造严谨且活跃的课堂氛围。民主型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精准选择认知激活方法。小组案例讨论时,按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分组,挑选难度适配、与课程紧密相关的案例,像剧本创作课依学生创作能力分组提供不同难度案例,保障学生有效参与,提升教学效果。放任型教师提供的引导性问题和案例应贴合学生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在创意实践课,依据学生前期构思,提供针对性案例与问题,引导创新,弥补指导不足,使课堂有序。
三、处理方法结论
教师应依课程类型与目标灵活调整教学风格。基础课程初期,借权威型风格夯实学生基础;课程推进时,引入民主型风格鼓励创新;实践活动中,按放任型风格给予学生自主空间并加强过程指导,定期收集反馈以优化教学风格。在认知激活策略运用上,问题导向学习需精心设计问题并提前引导,案例分析要组织深入讨论,可安排学生撰写报告加深理解,小组讨论需明确规则,教师做好监督协调,奖励优秀小组。教学前整体规划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策略,依课程内容确定结合方式,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反应,适时调整策略。研究显示,教师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策略对高校音乐剧专业课堂氛围影响紧密且复杂。现存问题主要为教学风格与课堂氛围适配不佳、认知激活策略运用不足及两者协同存在障碍。通过优化教学风格、提升认知激活策略有效性、促进两者协同,能显著改善课堂氛围。其中,民主型教学风格搭配有效认知激活策略,如深化问题导向学习、全面案例分析和高效小组讨论,在营造积极活跃、富有创造力课堂氛围上优势显著,可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四、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究不同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策略在高校音乐剧专业各类课程及不同教学环节中的最佳应用模式,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教学指南。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探索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新教学情境,强化认知激活效果,营造多元、沉浸式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关注教师教学风格动态发展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风格与认知激活策略效果的影响,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高校音乐剧专业教学持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萍.教学语言在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艺术评鉴, 2021, (14): 143-145.
[2]王默,尹晶晶,董洋. 师生共同体中课堂氛围与教师情感的彰显——基于与单主体教学风格的比较 [J]. 教师教育论坛, 2017, 30 (09): 27-32.
[3]王溯. 对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因素的调查分析 [J]. 体育科技, 2003, (02): 69-72.
作者简介:姚远(1990-)、女、汉族、黑龙江伊春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教育研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