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话”其魅力:让写话有模有样

作者

亳州市夏侯小学南校 安徽亳州 236800

“双减”提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当前,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被应用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引起老师们的关注,作为第一学段教学重点的写话教学,在“双减”背景下也应删繁就简,减负增效。

一、立足表达,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

一种正确的思想、一个恰当的方法,需要不断地实践。写话训练需要从兴趣中来,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语言表达的训练,由于年龄较小,又受个人的情绪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也是激发他们乐于表达的先决条件。

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是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良好的交谈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这种充满温馨的交谈氛围中,学生的参与交流的次数和热情逐渐增多,学生也能够逐渐学会如何组织语言与如何表达,并在不断地实践中构建他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语言表达。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时,首先设计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呈现四种常见的职业:消防员、医生、教师和厨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简单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说话的要求,如:声音要洪亮、语句要顺畅、要说完整的话等,并鼓励他们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多提问和交流。由于这四种职业学生十分熟悉,学生有话可说,特别还有自己的家长就从事这些职业,他们的说话热情也就被点燃。接着,设计“我是小记者”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职业进行调查和介绍。在展示环节,让学生先按照表格提示一步一步去参与调查活动,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有目的的交流,由于学习场景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站在他们的角度开展活动,所以他们的表达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心理防线放松了,他们也就无话不说,特别是在谈感受的环节,学生真诚的流露,分享许多实践活动的趣事、乐事,畅所欲言、眉飞色舞。

二、有“话”开启交流,鼓励学生乐于表达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让学生主动乐于进行口语交流。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为例:首先范例引导,让学生知道如何交流;接着借助插图和视频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并适时鼓励,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最后有意提问,追问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聚焦话题,打开他们的说话热情。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借助口语交际评价表来多加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及时关照,有意提问,适时鼓励,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不断训练说话,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爱说、乐说”的习惯。

三、由说到写,让学生言语智慧流露笔端

说是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基础的环节,有说到写的过程是学生提升文字交流的重要环过程,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习作水平。特别是在二年级,写话的培养尤为重要。在一年级广泛说话训练的基础上,二年级的写话指导也就有了词句的准备,但此时的技巧指导也不容忽视。由于学生组织语言能力有限,积累词汇量的有限,此时要立足他们的内心需求,积极引导与适当练习,这里需要做好三步:第一步是建立事物之间的关联;第二步是找寻事物之间的规律;第三步组织语言,一步一步引领他们从说到写的自然过度。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增加练习,并在课堂引导之后增加相应的写话练习是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进而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学生能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慢慢地,他们就会通过写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也为以后的写作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园地七有写话环节的安排,由于猫和老鼠的故事受动画片的影响,学生不会陌生,他们有许多话可以说,所以在教学中,明确看图写话的要求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大胆想象,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和表情,学生有了清晰的任务,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就有话想写、可写,自然一篇看图写话也就有了丰富的内容呈现。最后适当运用评价表,灵活多样的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孩子们对写话有兴趣,从而在不断事件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四、开展多维度训练,助力学生提升表达

写话教学融入教学的每一环节,是确保学生掌握一定写话能力的前提。当然,双减下的写话教学需要减负增效,不仅需要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引领,也离不开课后的特色实践活动的辅助。

1. 在阅读中积累优美语言,为写话储备素材。

课后的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在低年级,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阅读的习惯,进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低年级的学生在写话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无从下笔。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孩子不会观察生活,也不会从生活中选择写话的素材。这时候,绘本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绘本往往描述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故事,内心细腻的情感……用简单的文字对这些画面进行叙述,引发孩子产生联想,有本可依,有话可写,为孩子们搭建一个爱读乐写的写话平台。

2. 双减下的特色作业也是提升学生写话能力的关键

课后作业的拓展延伸,是巩固所学、提升学习技能的必要环节。教师设计的多样性、趣放性的新型作业: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能让学生依托课上所学,各显神通,完成作业;最后从中体验做题,会一类,通一片的成就感,从而享受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快感。比如:在二年级下册第一颗《古诗二首》,我设计的作业: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设计样的作业,意图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自主完成,发展个性,培养特长。

3. 在周记分享中碰撞思维火花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对词句的积累有了一定数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每周开设一节周记分享课,鼓励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进行分享。还可以组织“心事大家谈”,以相同题材或是相同表达形式的周记为同一个小组,大家分享、交流、修改。对精彩的内容多加表扬,不足的地方共同商量改进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表达和分享的欲望,提升有效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说话、写话的兴趣。最后,每个学期末把每个学生最精彩的一篇周记汇编成册,这既是学生童年生活的回忆留念,又是表达训练的最佳成果;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让其享受到了表达的乐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系统训练, 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技巧,在扩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范围的同时,也要让写话教学有“度”:深度的教学是基础;高度的思维训练是保证;适度的拓展延伸是补充。在多元、开放、自主、互动的学习环境中,由浅入深、不失风趣的指引,激发学生想说、乐说和写作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助推每个生命悄然绽放。他们的写话就会有模有样。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

[2] 崔峦主编 :《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于漪. 新时代语文教师的使命(节选)语文建设,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