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丁蕙
哈密市伊州区大泉湾乡中心幼儿园
引言: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大力扶持的大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开发出既能满足农村实际需要,又富有高质量、符合农村实际的园本课程是摆在农村幼儿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
幼儿在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学习风格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然而,统一教材模式下的统一教学手段无法适应每一个个体幼儿的独特性,只有开发园本课程才可以针对性地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设计符合幼儿生活化的、年龄特点的课程内容,如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下,通过户外环境的探索教学,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并在实践过程中让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
(二)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在乡村文化中,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资源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也是我们进行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乡村文化发展建设中出现了不少传统技术或传统工艺等失去了继续发展的空间或路径,亟待被拯救。在园本课程中,将具有地方文化资源的一些资源,结合到园本课程中,如讲述地方故事,利用故事引出一些我们家乡传统独特的民间手工技术或生活等习俗文化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与理解,并能对家乡与自己生活产生自豪与喜欢,成为一种文化情感,并慢慢延续下去。
(三)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背景下,城市的幼儿园一般有完备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也强于农村幼儿园。设计园本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弥补由于设施、设备不全的限制。比如对附近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节约成本,又能给予孩子们切合实际的亲身体验;对于当地教师,也要鼓励、支持他们进行相应的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四)构建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和陪伴人,其教养态度以及对待工作的支持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园本课程对家长和教师的合作也十分重视,并通过家长会以及亲子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前教育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到更多的教育知识,积极为孩子进行教育投入。家庭和学校能够相互间加强合作与沟通交流,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的教育氛围,携手合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二、提升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整合当地资源
在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等资源,从而有利于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充分利用田野、森林、河流等教育资源,例如带领幼儿到室外去观察,认识一些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或是幼儿们收集一些石头、树叶,从而做成作品。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一些农村地区有本民族或村庄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资源。例如民间剪纸、编织、故事等传统文化可以用于资源开发,有助于幼儿更好的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例如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可以在社会资源方面做出有效运用,比如可以邀请村里的老人给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或者是村里的老人展示一些独特的技艺与功能,例如民间剪纸、编织等一些民间艺术展示,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和能力的开发,为他们创造一种与社区对话的机会,更好的促进社会方面的发展[1]。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是最关键的,也直接决定着园本课程的开展质量和效果。所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定期的集体教育理论培训、教学方法的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专业能力都有所提高,多组织教师之间、幼儿园之间的学术交流、研究项目等。此外,要结合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一批专业素质较强的教育人员担任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使他们安心于工作,勇于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我,推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完善的教师职称、升迁等制度,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也促使一些年龄较大、基础较差的教师形成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压力下更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
(三)提高家长参与度
家长们也是孩子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教育者,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效和方向。因此,为了鼓励家长们更多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应当与家长开展多种渠道合作。幼儿园可以举办家长会,介绍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家长们通过这些计划和目标更清晰地了解教育的目的所在,也能借此机会让家长们对其意见进行反馈等,另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亲子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培养亲子之间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家长能感受到幼儿园开展活动的价值、意义。幼儿园还可以通过QQ 空间、家长微信群等等与家长进行联系,促进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可以更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也能借此机会回复家长问题等。通过以上途径来形成一种家园共育的大好局面,共同培养幼儿的成长,家长的参与支持程度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能否顺利开展、顺利实施的一大关键,只有园家联手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育实效。
结论:农村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括资源、师资力量和家长等,综合以上问题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发挥当地现有资源条件,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发挥家长的作用,从而提高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希望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多加关注与支持,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朱玲萍 , 谢阳阳 .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主题化的实践路向探析 [J].成才 ,2024,(S2):49-51.
[2] 吴娟 , 张红秀 .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以田园农耕资源为例 [J]. 新班主任 ,2024,(3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