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陈红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中心小学 442600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思维、培养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整本书阅读的重要作用。因为整本书阅读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学生以整本书籍为出发点进行系统化的阅读,深入地研究分析,所以整本书阅读是改变片段阅读段落阅读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在书籍解析中抽丝剥茧,帮助学生建立独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思路就成为老师所思考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依据整本书引导学生明晰阅读路线
以往在单篇文章阅读时大多是围绕单一主题,所以学生很容易找到文本主旨,但是面对一整本书籍时,以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局限性而言,他们无法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也无法有明确的清晰的阅读路线以及阅读思路,这会导致学生后续的阅读能力成长受到阻碍和影响。为此现阶段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节奏,明确自己的阅读路线,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愿意思考和探究,真正激活学生的阅读内驱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质量。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篇文本时,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也为了将整本书阅读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就带领学生阅读了这一整本书,在引领学生阅读时,为激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流程和阅读思路,老师就为学生进行了问题创设。首先老师设置问题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要在牛肚子里旅行?以此来让学生明确阅读主题和方向。接着老师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对这一本书进行阅读,那么你会采用怎样的阅读方式?在老师的点拨下,有部分学生选择一小节一小节的分开阅读,还有学生选择一次性整体阅读,总之需要让学生找到自己适宜喜爱的阅读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学生有持续的动力融入于书籍阅读之中。
二、大力加强对小组合作教育理念的引进,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而言,存在有一定难度,想要让学生真正深入阅读,吃透阅读,不囫囵吞枣,那么老师可以引进小组合作的阅读模式和方法,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更深入地融入于书籍的情景环境氛围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小组合作方式的引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取长补短,让学生在整体阅读里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
例如当时在为学生教学蝙蝠和雷达这一篇文本时,这篇文本本身就旨在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意观察的探究精神。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质量,在引导学生阅读结束课本上的文本之外,老师还为学生引进书籍《天空的礼物》,这本书也是一部科普类书籍,可以让学生延续课本学习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为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和质量,老师就给予学生一月时间,在一月后,老师给予学生两门课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沟通交流,你们在阅读这本书时遇到了怎样的问题?你对于这本书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些?你是否做了批注或者是读书笔记,让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老师也可以融入于各小组之中,给予中肯的有针对性的指引,提高学生的学习清晰度和优质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思路。
三、引进思维导图,理清学生整本书阅读思路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很多学生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出现了阅读思路不明确,阅读内容掌握不清晰的现实情况。为此老师要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充分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之中更好地感知、体会、思考,所以引进思维导图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具有必要性。思维导图条分缕析,既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思考,又能够帮助学生多次回味,回顾书籍内容。
举例而言,老师为学生引进了灵性的王国这一本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系性以及学习优质度,让学生进入到整本书籍之中感知和体会,老师就让学生结合这一本书进行思维导图的创设。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育,逐步帮助学生明确书籍所需掌握的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思维导图。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背景下,老师需要大力加强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高度关注,并逐步由以往的单一文本教学转变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度沉浸于整本书籍之中,感知、体会、思考,为后续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
培育和引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宋丽红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 [J].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5, (03): 25-27.
[2] 沈洁.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J]. 小学生( 上旬刊 ), 2025, (03): 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