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君

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 637499

引言:教育教学的改良不断深入,带来了教学导向的显著转变。鉴于全人教育观念倡导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育,化学教师需迎合社会教育的演进,改进他们固有的教学模式。而作为一科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科学课程,初中化学扮演着关键角色,化学教师必须不断创新,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打造多维探索的化学学习环境,依据新课程改革方针,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能,逐步建立高效能的化学课堂,并以此丰富化学教育的内容,有效加强学生的全面素养。

一、激活学生化学知识学习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这门学科着重于实际问题的应对与解决,培养学生的化学思考和意识,必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锻炼。因此,化学教师应掌握如何营造问题导向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练习学生的化学思维,进而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品质。在探讨生态环境中水资源这块教育内容时,为确保学生对水资源有深刻认知,课程伊始便引出问题,探讨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水污染可能引发的重大影响,以及防治水污染的初衷是什么。这样通过设置一连串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并顺畅过渡到课程主题。随后,化学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知识,再逐一抛出问题,以协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分布状况。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人与水的紧密关系,并通过化学实验的展示进一步辅助学生详细认识水的成分,确保学生能分辨饮用水、自然水体、蒸馏水、矿泉水及自来水的不同,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和课本解析技巧。

二、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需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化学教师应从实验教学入手,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应努力完善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增加资金投入以升级和补充实验工具,营造适宜学生进行实验的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能动性。此外,化学教师应客观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及成果,通过科学的实验指导手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研究探询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课的实践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让他们完全沉浸在学习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在化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扩宽知识的视角,并且提升了教学的效果。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知识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光凭借课本知识讲授往往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通过安排实验操作等实操方式,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更好地学习知识。进行正式实验前需确保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生产过程、所需器材、详细操作程序与采集方式有透彻的认识与技能掌握,然后再引领学生分小组开展实验操作,如此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实操技巧,实验的教学效益与意义也将得以最大化体现。

结语: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性。这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性,这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化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以所有可能对学生未来成长有益的因素作为教学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去推动教学的改革,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遵循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则,并积极发挥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而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丽花 .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J]. 现代盐化工 ,2022,49(2):142-143.

[2] 段晓丹.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路径探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9):57-58.

[3] 周才萍. 巧借力提能力——例谈微课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20):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