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融合策略探析
刘晓玲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第一小学 51608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当今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问题导向法是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力,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与探索,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实现德育在小学数学中的自然发生。鉴于此,教师应将德育教育作为基础教学目标,深入探索问题导向模式促进德育教育融合的合理化方案,从而为学生构建德育与智育协同发展的生态教育体系。
一、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融合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德育教育融合策略,可以将德育目标与数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探究、整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与品格的熏陶。此外,利用问题驱动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主动思考与积极感悟,有助于推动德育教育的内化,落实知行合一,促使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地生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容易忽视德育内容,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学科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品德、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策略,打破了教师的传统单科教学观念,实现了数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团队合作精神,对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数学问题解决需要具备严谨的思维与务实的态度,在德育影响下,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融合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巧妙融入德育元素
在开展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融合策略时,问题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德育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效果。鉴于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德育元素能够巧妙地融入到问题之中,从而实现德育与数学的融合效果,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熏陶学生的情感与品格。
首选,问题设计应融入生活化元素。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可以降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陌生感,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可以促进德育元素的自然融入,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比如,在教学“小学的意义和加减法”中的“比大小”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购物情境,并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情境如下:A 商店的毛巾价格为3.80 元/ 条、牙刷2.50 元/ 支、牙膏4.30 元/ 支;B 商店的毛巾价格 3.20 元 / 条、牙刷 2.00 元 / 支、牙膏 3.98 元 / 支。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购买哪家的商品更加实惠呢?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其次,问题设计的应具有层次性。比如,通过设计简单的问题强化学生的个人品德塑造,通过设计复杂的问题可以实现集体价值观的探讨。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道德水平发展需求。
(二)引导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通过组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为此,在开展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融合策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帮助学生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问题,比如,如何合理分配任务才能使成员积极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之中?每个成员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强化成员的责任感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其次,在模型拼接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比如,如果探究过程中出现组员之间意见不统一该怎么办?探究结果没有达到理想预期,你们会怎么做?再次,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探究的过程,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三)融入互动交流,延伸德育教育内容
互动交流是问题导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问题是构建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德育教育延伸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与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与交流,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品德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这月我当家”内容,以教材中乐乐当家的数据为基础,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零花钱在家中的总费用占比情况,以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同时,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讨与交流中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与品格熏陶。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其延伸到环保问题,比如,在调查的 100 个对象之中,90%的人都乐于参与环保活动,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环保观念。
总而言之,问题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德育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教育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小学数学的教育价值,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高效发展。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持续进行探索与创新,以发挥问导向模式的价值,促进德育贯穿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陈拴明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教学 [J]. 求知导刊 ,2024(15).
[2] 刘 芸 .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德 育 教 育 的 思 考 [J]. 学 生 电脑 ,2021,000(003):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