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综合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课堂互动与评价反馈机制

作者

王银河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随着新课标的深度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越发成为综合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方向,教学评一体化可以为落实此目标提供诸多良性支撑,其关键是评价前置,同步指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目前已经受到越发广泛的关注。在此期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教师主要占据着引导者的角色位置,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频次有效提高,评价反馈更是可以为互动提供辅助。因而针对性地分析综合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课堂互动与评价反馈机制自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前置评价支撑反馈学生合作预习

教学评一体化依托评价前置的方式,精准地判定学生的已有储备,帮助其定位未来的学习方向,同时也可以辅助教师确定教学的具体方法,有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做好对前置评价的设置,将其作为支撑反馈到学生的合作预习过程,为后续的课堂互动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可以在为学生准备预习任务以前,鼓励学生借助组内合作的方式绘制出单元主体内容的思维导图,亦或者是要求学生在分组预习完成后,为其发放对应的测试习题,要求学生填写, 由此即可轻松地判定学生针对预习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方便教师在后续推动学生展开课堂深度互动。

比如,在教学讲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过程中,在正式开展教学以前,即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合作完成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归纳整理,制作思维导图,在其中书写各种具体概念。按照评价结果,在后续课堂教学内,即可将学生分为多组,保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求学生结合自己预习内容,在组内交流探讨对比“钠镁铝原子结构差异”与“金属性强弱”的关联,而后则是需要用表格形式呈现推理过程,每组学生最终呈交的表格同样可以作为开展评价的支撑。换而言之,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持续性地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镜子,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瓶颈。

二、评价穿插辅助学生合作探究实验

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构成,探究性实验更是如此,既可以激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检验自身所学,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关键支撑。而在此过程内,学生往往需要密集的交流沟通,判定材料的配比、工具的使用等,教师可结合此融合教学评一体化,使得评价融入到学生的实验互动过程内,一方面是可视化学生的探究实验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推进学生的深度探索。所以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进行探究实验的机会,在此期间充分展现出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在无形中拉进学生和实验知识的距离,评价标准需要清晰映射学生的各项操作等,兼顾学生是否在探究实验中有创新想法、操作是否正确等基本信息,由此即可带给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学讲解“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乙醇和乙酸角度切入,先行做好对学生的分组工作,而后则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合作交流,分析“在不知道味道的情况下,如何鉴别乙醇和乙酸”以及“自制乙酸乙酯并探究影响产率的因素”,前者相对简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化学性质理解情况,而后者则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在组内展开深入合作交流与思考,在此期间,教师实时地在学生讨论中观察分析,抛出对应的评价语言,如“这样制备的话,能处理冷凝回流装置的影响吗?”也就是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将学生在组内出现的错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由此便能够有效地避免直接评价会给学生带来的依赖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后续合作交互探索提供对应的材料支持。

三、衔接项目学习展现评价反馈效能

项目式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机会,在此期间的学生占据主体地位,需要广泛地展开合作交流,教师作为引导者角色,可以有意识地将评价穿插其中,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化学问题,实现知识迁移与核心素养的进阶,此举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的支持是无可忽略的。如在项目的启动阶段,教师为学生发放学情诊断量表,精准地判定学生的各种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等,为后续项目式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此后还可以综合采用口头评价、生生互评等多种方式,逐渐激活学生的探索积极性。整体而言,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广泛且深刻地强化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同时将更多时间交给学生,使其能够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的支撑下,逐渐完成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

以“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项目学习为例,作为教材内设置的微项目,是对单元内容的归纳总结,教师在项目启动前,即可为学生提供对应的预习卷,其内需要详细写有本单元的所有重要知识点,由此继续展开评价反馈,只要学生出现错误或者无从着手,教师便可以迅速为学生提供对应的评价指引,如部分学生在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理解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点,此时便可以鼓励学生从原理探究的视角出发,小组多名成员均执行此项工作并在后续撰写出报告。借助此种方式,评价始终存留在项目式学习的始终,教师起到引导者作用,既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教学评一体化整合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内,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显著地拉进师生、生生间的距离,完善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发展。所以综合高中化学教学有必要强化对其利用,充分展现出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以此来更为有效地指向学生的学习,以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快速地认识自身在实验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面的漏洞,在未来予以补足,此举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张健 . 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J]. 天津教育 ,2024,(36):85-87.

[2] 吴飞飞 . 新高考背景下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J]. 高考 ,2024,(36):18-20.

[3] 林希强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J]. 高考 ,2024,(34):144-146.

[4] 冯才德 . 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3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