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初衔接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井维博

新泰市石莱镇初级中学 山东新泰 271200

化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至高中阶段化学知识难度和复杂度都呈现阶梯式增长。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化学的最初接触者,他们对于化学现象有好奇心,但是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上。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被期望拥有更为出色的逻辑思考、抽象分析以及知识融合技巧。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有效对接刻不容缓。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体系的了解,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满足今后化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需要。

一、关联高中知识,拓展初中化学认知深度

初中的化学教学体系当中加入高中的相关联的知识对于教学进程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初中化学知识主要以基础概念和简单原理为主,高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初中阶段恰当地导入高中知识时,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的界限,突破认知的限制。在核心素养维度下,此举可高效地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学生可以在高中知识的帮助下,站在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化学知识。在对物质性质的探究中,学生能够把初中阶段学习到的宏观现象和高中阶段的微观粒子理论密切联系起来,对物质特性和变化规律进行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上的深度剖析,从而建构一个逻辑清晰,层次清晰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初中知识的了解,又可以为他们之后高中化学的学习筑牢基础,从各方面促进学生对于化学学科认知和控制[1]。

在鲁教版的初中化学关于物质分类的课程中,教师在解释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之后,随之开始了从高中到初中的衔接教学环节。教师告诉学生,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对化合物的划分比较细,划分方法之一就是划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用初中教材上常用的氯化钠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一,指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学生明确地注意到氯化钠是纯净物的化合物。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 :“亲爱的学生,众所周知,氯化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它还扮演着一个独特的角色,你们能猜到它是什么吗?”学生都很有兴趣,也都在猜想。接着,教师公布了答案:中学时氯化钠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导电,因而归于电解质。学生对这一问题都很新颖,并展开了激烈的课堂讨论。教师趁胜而上,带领学生想一想,象氢氧化钠和硫酸这样常见的化合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性质,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热烈,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学生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物质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为高中电解质知识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对比高中思维,强化初中化学逻辑构建

高中化学思维对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初中化学知识多以直观现象,基础概念为基础,学生多靠形象思维进行理解。而初中与高中思维方式的巧妙比较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仅仅依靠表象认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构更加严密和周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对高中逻辑推理模式的逐渐渗透,使学生遇到化学问题不再只停留于表面观察上,而学会了层层解剖,深入推导。这一思维方式的养成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发展,让他们对化学问题的解答更具有条理性与准确性。从长远看,它为学生平稳过渡高中化学学习、适应中学复杂的知识体系、抽象概念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化学学科学习之路上有一个由初级思维到高级思维的扎实飞跃 [2]。

在鲁教版初中化学阐述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先根据初中教学常规组织学生做了很多实验,就像是红磷被烧一样、通过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化学反应,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稳定的情况。经过学生充分的观察和初步的结论,教师介绍了高中化学中微观角度质量守恒讲解。以红磷燃烧实验为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红磷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大家看到红磷在燃烧之后天平达到平衡,那么在微观层面上这些分子又是如何改变的?”然后详细解释了红磷是磷原子组成的,而氧气是氧分子组成的,在燃烧过程中氧分子被分解为氧原子,磷原子和氧原子再结合生成五氧化二磷分子,在整个过程当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以及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学生认真听讲,时不时地提问题,教师也耐心地回答。通过这种对比教学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在初中阶段以实验现象为基础得出的结论后面有高中阶段微观层面更本质,逻辑性更强的道理,进而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逻辑实质的认识。

结语

总之,将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高初衔接教育融入初中化学课堂效果显著。将高中知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认知深度,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初中化学知识,从而为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与高中思维相比较,加强对学生逻辑构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习对化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在这些途径中得以有效提高。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继续关注高初衔接教育问题,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化学学习之路上游刃有余,为其今后进一步从事化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翻开了美好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彭懋楠 . 基于情境线索的初中化学课堂练习设计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4.DOI:10.27684/d.cnki.gxndx.2024.000776.

[2] 周瑾 .HPS 教育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D]. 扬州大学 ,2024.DOI:10.27441/d.cnki.gyzdu.2024.0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