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研究

作者

唐敏 李霞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挂榜山林场 湖南祁阳 426100

引言

我国林业正处于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与林业发展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环节,其移植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林业工作人员来说,尤其是林业科技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掌握林业发展要点,以全面提高苗木品质与造林成活率。为此,开展对新时代背景下移植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林业绿化树木移植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树木移植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在生态保护方面展现出了深远的意义。移植成功的大树能够迅速融入新环境,发挥其生态功能,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增加城市绿量,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据研究表明,一棵成年大树的生态价值相当于数十棵小树,其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生态效益显著。成功移植的大树,如同城市中的“绿色肺”,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以某木移植项目为例,该项目精心挑选了本地适生树种进行移植,通过科学的根系处理、土壤改良和精细的养护管理,确保了移植大树的高成活率。据统计,该项目移植大树成活率高达 9 5 % 以上,有效提升了公园绿地面积,增加了城市绿量。同时,移植的大树吸引了多种鸟类和昆虫栖息,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链,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树木移植的成功实施有助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随着城市扩张,大量自然林地被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2 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

2.1 确定苗木满足移植标准

移植前要先确保苗木达到移植标准,一般移植苗木的地径应达到0 . 8 c m 以上,高度在 3 0 c m 以上,且具有 3\~5 条健壮根系,根系长度不低于 15cm,并且无病虫害、叶片翠绿、枝干粗壮。在实施移植前,应对苗木进行详细的检查,观察苗木外观,检查其叶片是否有病斑、虫洞等;轻轻摇晃苗木,检查其根系是否牢固,必要时,可挖开部分土壤,直接观察根系的生长情况。

2.2 树木修剪及运输

① 修剪。在修剪过程中,要把对大树的损伤降到最小,这样才能使大树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一般来说,在树木移植之前要进行修剪,有如下步骤:在移植之前,先将苗木剪短,这样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苗木的吸收能力;修剪部分树枝,以保证不会妨碍树木的正常生长;如叶子太多,应适当摘除。②运输。要保证卡车上有足够的地方放大的树木,明确树木的种类及所占比重。若要运送带有土球的大树,则需事先准备好土球及运送工具;最后,要保证树木有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有太大的水会流失,以满足移植的需要。一般来说,有无土球均可以进行树木移植。用泥团移植的时候,要事先将树冠包裹起来,因为愈大的树冠,水分的蒸发就愈快;若没有土球,则需要采用无土覆盖的方法进行移植。

2.3 精心保护根系,确保土球完整

根系是树木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其完整性直接影响树木移植后的恢复速度。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专业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移植栽培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保证土球结构的稳定性。为保护树木根系,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精确测量并标记出适宜的挖掘范围,并根据树种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挖掘深度,尽可能包含更多有效根系。在挖掘根系时,需要采用环形切割技术,从预定边界逐步向内深入,避免拉扯或撕裂根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树木健康的影响。挖掘完成后,要及时使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包裹土球,防止土块松散脱落,以保持根部环境稳定。在挖掘较大树木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预先安装支撑装置,以防树木起吊搬运过程中产生摇晃导致土球破裂。针对不同季节的湿度差异,要适当调整土球的湿润度,避免土球在搬运期间因过于干燥而开裂或过度湿润导致重量增加,从而影响操作效率。在运输途中,应选择最平稳的运输路线,并且使用缓冲材料固定树木,保证树木安全抵达拟植地。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要小心地将树木安置到预先规划好的种植点位,同时注意保持土球形态不受破坏。在整个移植栽培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土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树木移植栽培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采取细致的工作步骤,以有效提高树木移植栽培的成功率,促使其在林业绿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记录每次移植的挖掘尺寸、运输时间及环境条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工作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使后续移植栽培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2.4 移植时间选择

在北方地区,冬季通常寒冷而漫长,这对苗木的生长构成了严峻挑战。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但回升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北方,春季(特别是 3 月至 5 月)成为进行苗木移植的理想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土地的温度开始稳步上升,为苗木根系的生长和恢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春季的降雨也相对充沛,有助于苗木在新环境中迅速扎根并汲取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气候更为温和。在南方,春季(大约从 2 月至 4 月)同样是一个非常适合进行移植造林的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内,南方的土壤温度适中,湿度也恰到好处,为苗木的移植和成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移植造林之前,林业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当地的气候预测和土壤状况,以确保所选的移植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同时,林业人员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苗木种类和生物学特性来微调移植时间,以确保每一株苗木都能在新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5 栽后管理

1)苗木支撑。移植后的苗木特别是大型树木,由于根系尚未稳固,易受风力影响而倾斜或倒伏,因此栽后应立即进行支撑。支撑材料可选用木杆或竹竿,支撑点应设在苗木高度的 1/3\~1/2 处,与苗木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支撑物与苗木接触处应加设软垫,以防损伤树皮。支撑时间一般不少于1 年,待苗木根系稳固后方可拆除。

2)水肥管理。栽后应立即浇 1 次定根水,之后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每隔5\~7d 浇 次水。浇水时要确保水分渗透到根系分布的整个土层,避免表面湿润而深层干燥。栽后 1 个月可开始施肥,初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苗木生长;后期逐渐增施磷钾肥,以增强苗木抗逆性。建议每月施肥1次,每次施肥量根据苗木大小和生长情况确定。

结语

总之,林业的健康发展依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的实施,需要积极应用积累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并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引入更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求持续提高树木移植栽培技术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范国军 . 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探究 [J]. 中国林副特产,2022(2):52-54.

[2] 张立 .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J]. 中国林副特产,2023(3):44-46.

[3] 冀中涛. 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2023,55(3):107-109.

作者简介:唐敏(1970—)男,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参与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