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监理履职风险识别与动态管控机制构建
邱宏涛
西安长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6
1. 油田监理履职风险识别
1.1 风险识别的理论基础
(1)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油田监理履职风险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1]。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风险管理过程理论:强调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风险因素理论: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等;风险评估理论: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风险应对理论: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措施。
(2)风险识别的方法论
风险识别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专家调查法: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讨论,识别潜在风险;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常见风险;检查表法:使用预先编制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潜在风险;逻辑树法:通过构建逻辑关系,逐步识别风险。
1.2 油田监理履职风险的主要类型
(1)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主要涉及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表述不清,导致争议和纠纷;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
(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包括:工程设计不合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因技术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安全事故;监理过程中,因技术手段不足、监理不到位等导致质量问题。
(3)质量风险
质量风险主要涉及工程材料、施工工艺、检验检测等方面,包括: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检验检测不准确,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4)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主要涉及施工现场、人员操作、设备设施等方面,包括: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安全事故;设备设施老化、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涉及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等方面,包括:法律法规变动,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条款失效;政策调整,影响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监理行为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导致法律责任。
1.3 油田监理履职风险识别流程
(1)风险收集
风险收集是油田监理履职风险识别的第一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资料收集:收集与油田工程相关的技术文件、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以便全面了解工程背景和潜在风险;现场调查: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观察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设施、施工进度等,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如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对工程进行风险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历史数据分析:分析历史工程事故案例,总结出常见的风险类型和发生原因,为风险识别提供参考。
(2)风险分析与评估
在风险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分析和评估:
风险因素分析:识别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估:根据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使用概率分布、专家评分等方法;风险影响程度评估:评估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
(3)风险分类与分级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的性质、发生领域等,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技术风险、合同风险、安全风险等;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级,通常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等,以便实施差异化的管控策略。
2. 油田监理履职风险动态管控机制的构建
2.1 动态管控机制的理论基础
(1)风险动态控制理论
风险动态控制理论强调风险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持续监控和调整管控措施。其核心观点包括:风险持续性:风险存在于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不是一次性事件;风险管理循环: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控形成一个循环,不断进行;适应性管理: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管控策略和措施。
(2)管理系统理论
管理系统理论强调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其核心内容包括:系统化思维:将风险管理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确保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评估和改进,提高管理系统的性能。
2.2 油田监理履职风险动态管控机制的框架
(1)风险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如技术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控制措施实施:将预防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持续监控:对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持续监控,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2)风险应对与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应急响应:风险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减轻损失;事后评估:风险处理结束后,对应对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3)风险监测与预警
风险监测体系: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实时监控风险变化情况;预警机制:根据风险监测数据,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响应机制:对预警信号做出快速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风险评价与反馈
风险评价:对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预防、应对、监测、预警等方面;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3 油田监理履职风险动态管控措施
(1)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审查:对工程项目的合同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合同跟踪:建立合同跟踪机制,及时了解合同执行情况,预防和规避合同风险;争议解决:制定争议解决流程,确保合同纠纷能够及时、公正地得到解决。
(2)优化技术管理
技术评估:对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估,确保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性; 技术创新: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技术风险;技术支持: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提升质量管理
质量标准: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质量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质量改进:根据质量检查结果,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从油田监理履职风险识别与动态管控机制构建的角度,对油田监理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风险动态控制理论和管理系统理论的应用,提出了构建油田监理履职风险动态管控机制的框架,并从加强合同管理、优化技术管理、提升质量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监理行业现状之分析与对策研究 [J] 段联保. 建设监理2024(09).
[2] 如何做好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 [J] 李厚良. 建设监理2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