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记录·传播·赋能: 新媒体宣传手段在基层法治调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

徐欣怡 潘翔 唐琳雅 冯臧慧 童银辉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时代基层治理以“枫桥经验”为基石,面临信息不对称、治理手段滞后问题,基层群众政策法规认知不足致信任缺失、参与度低,需创新传播路径,新媒体技术(短视频普法、线上调解平台)为突破提供契机。理论意义在于分析新媒体与基层法治互动机制,揭示技术赋能强化“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逻辑,推动“枫桥经验”从实践升理论、拓展内涵;探索新媒体记录传播对法治认知影响,填补“传播—参与—信任”动态模型空白,深化法治传播理论交叉研究。实践意义为破解信息壁垒提供可复制路径(如福建“商和榕城”双库合一、山东“村言村语”宣传片满意度+28% ),赋能治理创新;激活群众参与机制,新媒体降低成本推动被动转主动(甘州调解周期 -50% 、满意度升,江门“弱信号”预警 98% 矛盾就地化解),为“人人参与、享有”治理生态提供样板。

二、研究方法与成果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全面依法治国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在协同性为理论基点,聚焦法治意识培育在弥合国家硬法框架与基层软法自治中的核心作用。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双轨并行:

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法治意识内化的理论脉络,整合法社会学“法律社会化”理论与传播学“参与式传播”模型,揭示群众通过规则实践从认知到行为转变的机制;同时溯源《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白皮书》《信访工作法治化源头治理实践报告》等政策文本,论证法治宣传对基层自我治理能力的激活价值。

案例分析法深度解构“基层法影”项目的全流程实践:以湖州市朝阳街道 2025 年 7 月 10 日实地调研为核心样本,通过摄影机全程记录;结合四大国家级新闻平台发布的深度报道《一扇门里的千条线》传播效果分析,量化法治意识的扩散效应。辅以全国返乡访谈案例(如河南乡贤依村规调处宅基地纠纷)横向对照,形成城乡差异化实践矩阵。

(二)、实践成果

为切实验证研究思路的现实可行性,我们团队依托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组建了一支由各专业学生组成的专项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分赴各自家乡,深入田间地头与街巷邻里,围绕“法治在基层”这一主题,聚焦每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与真实困境,展开了一场扎实的田野调查。

团队采取双轨并进模式:核心团队于 2025 年 7 月 10 日专程赴湖州市吴兴区朝阳街道司法所进行深度调研,全程使用专业摄影机录像记录;其余队员则分赴各自家乡,深入街巷村落,运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聚焦群众亲身经历,完成多份有效访谈记录。

在广泛访谈中,团队通过类属分析法对收集的纠纷案例进行科学归类,发现基层矛盾除高度聚焦于买卖行为(农资赊销、小额交易违约)与相邻关系宅基地纠纷、排水采光冲突)外,合同纠纷(如土地流转协议履行争议)与租房纠纷(城中村改造中的租赁矛盾)也呈现上升趋势。在浙江某镇走访时,队员还专门采访了基层派出所民警,通过录音录像记录其日常出警中面临的典型纠纷类型(如经济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调解困境及对多元化解机制的期待,为研究提供了执法者视角的宝贵补充。

新媒体技术通过核心行动影像化,田野记录数字化赋能调研过程:朝阳街道司法所调研全程摄像,记录了采访司法所所长的全过程,为深度报道提供核心素材。队员在乡间访谈、民警对话均采用手机录音 / 录像辅助,确保口述资料完整准确,并提取生动片段用于成果展示。

新媒体技术赋能调研全过程不仅展现在过程上更体现在结果上:基于核心团队影像素材撰写的《“一扇门”里的“千条线”:一体联动,执法下沉——湖州市朝阳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度调研》,被中国焦点网、人民头条网、头条观察网、中国经济周刊等权威媒体刊发,系统呈现“一体联动、执法下沉”机制创新,调研结果辐射全国。电子简报将队员分散调研发现的合同纠纷新动向、民警工作实录等素材,制作成系列电子新闻稿与公众号推送,投稿学校官微,实现调研发现的敏捷传播与校内共享。

三、结论

此次实践验证了新媒体手段在基层法治调研中的三重价值:记录、传播、赋能。音视频设备完整留存访谈过程与现场细节,提升资料真实性与回溯性;全媒体素材(影像、录音、图文)高效转化为多形态成果(深度报道、电子简报、公众号推文),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影响力;生动的视听素材强化了报告的说服力,民警工作实录等一手影像为政策建议提供了直观依据,推动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

“基层法影”团队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深入的法理分析、创新的全媒体传播,不仅绘制了基层矛盾的真实图谱,探索了法治思想落地的可行路径,更以实践证明了新媒体技术是提升法治调研深度、广度与社会效能的强大引擎。这份来自乡土法治一线的记录与思考,将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鲜活的青春智慧。

结论表明,法治意识通过新媒体实现场景渗透、裂变扩散与制度沉淀,使群众从治理对象蜕变为规则共建者,在资源约束下达成少讼无访的善治目标,彰显枫桥经验与依法治国的时代融合。

四、参考文献

[1] 浙江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 . 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白皮书(2022)[R].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2] 李杰芳 . 用“新媒体 + ”开拓法治宣传新渠道 [J]. 中国报业 ,2023,(14):138-139.

[3] 万广朋 . 论在法治宣传中如何运用新媒体 [J]. 国际公关 ,2022,(15):146-148.

作者简介:徐欣怡,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潘翔,男,法学专业。唐琳雅,女,日语专业。冯臧慧,女,法学专业。

通讯作者:童银辉,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