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潜力生转化策略探究
龙剑
贵州省榕江县第一中学 557200
引言
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有些学生有着不错的学习潜能却成绩不佳,这些学生常常被称作“数学潜力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并无明显差别,不过由于学习方法,心理状况以及教师指导等多方面原因,数学学科的成绩往往达不到预期,对于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更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笔者打算就高中数学潜力生的转化路径展开全面论述。
1 高中数学潜力生形成的原因
1.1 学生自身因素
根据研究发现,目前的学生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在动力比较薄弱,他们常常把数学当作一个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抽象概念,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探究,从学习习惯上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构建流程,缺乏课前预习、课堂专注力缺失以及课后复习巩固这些环节,而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计划性差、逻辑思维不强等问题,使得整体学习效率大幅下滑。
1.2 教师教学因素
传统教育模式有着明显的弊端,一些教育工作者仍旧抱着“填鸭式”的教学观念,过分重视单向的知识传授,却轻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课堂上缺少互动环节,趣味性也不足,很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潜能生这个群体,教师投入的精力很少,没有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慢慢减退,和优秀学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1.3 家庭和社会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的搭建牵涉诸多层面,有些家长在监管责任承担以及学习引导方面有着明显的缺失,这样就削减了孩子自主探究的兴趣,而且也许会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社会生态系统存在的危险也不可轻视,互联网技术被大量应用之后,青少年过度沉溺于虚拟社交空间,分散了注意力,外界不良信息的流传也许会进一步歪曲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2 高中数学潜力生转化策略
2.1 激发学习兴趣与建立学习信心
要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来提升数学成绩,关键在于多方面教学手段的落实,教师要形成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凭借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体现学科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像在概率统计单元里用彩票开奖数据做案例分析,放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项目驱动学习,互动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随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于进步的地方给予肯定,对于错误之处给予准确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维持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去探究。
2.2 优化课堂设计,提升教学效能
课堂教学是培养潜力生的主要途径,提升其教育质量与成效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夯实基础是冲破学科难点的重要环节,而要系统把握核心概念,公式以及定理就显得更为关键,教师需采取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领悟这些知识点,而且借助典型例题的剖析来协助他们形成起完备的认知架构,在此过程中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合理控制学习速度,依照潜能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改变课程内容及其推进节奏,用直观手段诠释抽象理论,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并动手操作,从而促使知识得到更深层面的整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堂里完善双向反馈机制,时刻留意学生的学业进程,凭借提问,讨论等形式去激发其批判性思维的成长,特别重视潜力生的需要,向他们供应一些基础性的指引,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推动其全面发展。
2.3 强化个别辅导以弥补知识缺陷
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差异大,传统课堂难适应其个性发展,需形成专门辅导机制。一方面,创建系统分层教学架构,教师考察学情,制订差别化教学计划,找出学生知识薄弱与方法欠缺处,针对性干预。如对数学函数困惑的学生,可加深核心概念阐述、加强解题练习、联系实例剖析来援助。另一方面,利用课余开展延展性教学活动,学校安排固定时段(如晚间补习班、假期集训营),为学生提供额外支持指导。在教育实际中,教师要解答疑问、助学生冲破阻碍,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与科学学习方法。创建学习互助小组是重要策略,将学优生与潜能生结对,由学优生给予个性化指导,弥补潜能生知识空白,增进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
2.4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升学习能力
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业成效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潜能生高效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科学预习,因为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熟悉新知核心与重难点,围绕核心思考,实现与课堂教学衔接。同时,要加强学生专注听课、认真记笔记的规范,引导学生养成参与课堂互动、探究问题、记录知识点的习惯,以提升学习效果。课堂笔记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复习,教师要定时查看并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回忆、整理的习惯很关键,复习能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找出不足并改善,训练学生归纳解题思路、提炼方法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与应试水平。
结语
高中阶段数学潜能生的培养与转化属于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牵扯诸多主体的协同参与,从本研究的初步探究出发,其目的乃是为了给改善该群体数学学业表现给予理论支撑和实际参照,放眼将来,希望学界同仁能持续深入此类研究,促使该领域理论体系更加完备,教育形式有所革新。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 . 高中数学潜力生转化策略研究 [J]. 数学教学参考,2024,12:29- 31.
[2] 李红梅 . 探讨高中数学潜力生转化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2024,11(2):72- 73.
[3] 张军 . 高中数学潜力生培养策略研究 [J]. 数学教学参考,2024,10: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