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就业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作者

张晓康

石河子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 832000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速,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企业更倾向于招聘能快速适应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高校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困境,部分学生因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困难,或入职后难以快速胜任工作,这一现象凸显了教学体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化工专业教学改革,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助力其职业发展,更能为化工行业输送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化工向绿色化工、精细化工、智能化工的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呈现 “技术复合化、能力多元化” 的特点。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掌握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等核心知识,更看重其工艺操作、设备维护、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以及解决生产现场突发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化工专业教学与就业市场存在明显脱节: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对行业新兴技术(如过程模拟软件、智能控制系统)的教学不足;实践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与企业生产场景一致的实操训练;人才培养方案未充分对接化工企业的岗位能力标准,导致学生毕业后需经过长期培训才能适应岗位要求。这种 “学用脱节” 现象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影响了化工行业的人才供给质量,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成为提升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1]。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一)重构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重构课程体系需紧密对接岗位能力需求,首先按化工行业典型岗位能力要求,将课程划分为 “工艺操作”“设备维护”“安全环保”“智能控制” 等模块,各模块对应具体岗位知识与技能,如 “工艺操作模块” 培养生产工艺调控能力,“智能控制模块” 引入化工过程仿真与DCS 系统操作内容。其次建立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联动机制,定期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研讨,将最新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和行业标准纳入教学,如结合新能源电池行业发展增设相关材料制备工艺,依据 “双碳”政策强化碳捕集技术教学。同时强化职业素养课程,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和班组沟通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职业操守与适应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岗位适配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岗位适配能力为目标,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融入企业真实案例,通过 “理论讲解 — 模拟操作 — 实战演练” 同步掌握知识与技能,如 “化工设备” 课程中离心泵教学结合仿真模拟与实操训练。实施项目式教学,以企业实际任务为项目,引导学生团队完成从分析到实施的全过程,如围绕合成氨装置产能提升项目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引入企业导师参与教学,通过专题讲座和实操指导分享实战经验,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岗位实际。

(三)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岗位实操能力

搭建实践平台需强化岗位实操能力,校内实训基地参照企业车间布局建设 “仿真实训工厂”,配备反应釜、精馏塔等设备,模拟典型产品生产流程,让学生完成全流程操作以提升适应能力。深化校企协同,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推行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如安排学生参与化肥厂尿素装置巡检与维护,积累实战经验。同时结合技能竞赛与岗位认证,组织学生参与化工设计等赛事,鼓励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与学分挂钩,提升就业竞争力[2]。

三、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某应用型高校化工专业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后,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内容与化工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从 60% 提升至85% ;毕业生平均起薪提高 15% ,就业对口率从 70% 升至 90% ;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工艺操作、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满意度达 90% 以上。改革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不够,部分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实训设备更新速度滞后于企业技术升级;学生对新兴岗位(如化工智能制造工程师)的认知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的长效机制;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引入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实训设备;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与新兴岗位需求。

结语

以就业为牵引的化工专业教学调整,要把行业岗位需求视为核心要素,以课程体系的重建、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实践平台的搭建实施为途径,促成人才造就与就业市场的精准契合,尚需持续跟进化工行业发展的实时动态,按情改变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深度、拓宽其宽度,逐步增进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水平,为化工行业孵化更多“招之即战、战必告捷”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阎松 , 孙小平 . 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化工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34(12):200- 202+209 .

[2]张馨,吴海霞,乌仁其木格.“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煤化工教学工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43(Z1):99- 100.

作者简介:张晓康(1990.10- )男,汉,山东省泰安市,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