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探索
于源
黑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121400
高三阶段是整个学业生涯的重要时期,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时常被应试与素养这两大难题困住,无法准确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主要高考这一大关具有选拔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解题技巧及能力,导致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情况陷入题海战术之中。另一方面就是核心素养的全面渗透,若是忽视素养,不仅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性,更会在接下来学习中受到波澜,影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发展。因此,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积极改善当前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核心素养与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内在关联
若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在日常学习中日积月累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过程中引导,让学生们去学习、领悟、思考,逐渐形成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品格和素养。在这里主要包含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直观想象、运算与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高三数学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从解题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 当然,核心素养与数学解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解题是素养落地的载体,学生从分析思考、搭建框架、验证结论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素养是解题能力提升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可以直观感知,理解立体几何中的空间关系,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运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解题需要应试 + 素养的双重模式,两者都要兼顾起来,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多样性的解题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体系,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创新训练模式:从“ 题海” 到“ 精题” ,设计分层任务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以往传统教学的固化思维,从题海战术中转变为精题训练,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将各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划分,合理完成相匹配的学习任务。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如: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三方面的层次感。其中,基础层主要结合自身能力,以教材为核心,从教材中的例题部分着手,紧密强化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在解题期间,能够把思路表达清楚,过程书写完整准确,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
例如,在学习“函数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会设计“已知函数f(x)=x2-2x ,求其单调区间”这样类似的题目,其中基础层:主要能够从学生通过求导、配方、分析函数单调性等多方面来进行观察,明确运算规律及准确性,严谨推理手法,提高学生素养。提升层:将知识聚焦,全面落实核心素养,通过一些半开放的题目、模块化教学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和建模素养。拓展层: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社会热点、经典案例及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挥自身所长,合理运用素养来解决复杂问题。这样一来,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优化,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优化评价方式:从“ 结果” 到“ 过程” ,实施多元评价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优化评价方式,从结果到过程的一个转变,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如下:
解题思路评价。也就是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数学问题,通过推理、分析、思考来构建解题思路。
解题过程评价。这需要教师不断了解学生的解题步骤,如:解题中书写是否规范,每个步骤的推理技巧、运算是否准确等多种情况。
反思总结评价。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解题后要进行复盘,可以写一写反思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运用的思维及方法,寻找正确的出口和改进方向,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今天,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将核心素养全面贯彻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打破以往传统思想,并不是完全抛之脑后,而是汲取应试的优势,与素养全面融合,为学生进行合理化、多元化构建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多元、强大的思维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达到应试与素养的融合育人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继平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学数学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版 ),2023,(12):18-20.
[2] 赵敏 . 核心素养下的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研究 [D]. 河南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