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施工中 EPC 总承包方的风险管理策略
卓政宇 张奕智 丁方宇 周杰 李游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1500
引言
在世界能源格局加快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趋势下,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因具有较高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和较大的发电规模而被认为是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山区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其建设进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处于全流程主导地位的 EPC 总包方承受着极大的风险管理压力。在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过程中,若有薄弱环节发生了风险,就会对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产生不利的后果,进而导致项目失败。因此,在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 EPC 总承包方的风险管控对策研究,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促进山地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施工阶段 EPC 总承包方的风险识别
1.1 设计与技术风险
在设计阶段,EPC 总承包方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地形适配性不足的问题。山地地形多样,坡度和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如果前期调查不够深入,设计人员很难对地形进行准确地把握,从而造成光伏组件布局不合理,地基设计不稳定等问题[1]。另外,山地光伏项目对技术有很高的需求,如果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不够完善,比如新型光伏组件安装技术、山地输电技术等,将会导致建设中遇到技术困难,从而影响建设的进度及质量。
1.2 物料与供应链风险
材料供给方面,EPC 工程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山区道路狭窄崎岖,部分路段无道路,导致光伏组件,电缆,支架等材料难以运送。如遇暴雨、暴雪等恶劣气候,容易造成道路交通瘫痪,材料不能及时运抵工地。另外,山区光伏项目需要的材料类型多样,供应商分布较为分散,如果对其没有进行有效地管理,很有可能会导致材料质量不达标,供货不及时等问题[2]。
1.3 施工实施风险
在工程建设中, EPC 总承包方面临着很多的风险。首先,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山区地势较陡,在高处作业和机械作业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很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其次是质量风险,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工程的质量管理更加困难,一些工程过程很难根据标准对其进行严密的检查,从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
1.4 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山区的气候多变,暴雨、大风、闪电等极端天气频发,会对施工设备及已建项目产生一定的危害,从而严重影响工程的进程与安全。政策环境上,由于目前国家及当地对光伏行业的政策、规定都在进行着调整,如果 EPC 总承包方无法对政策进行有效地把握和应对,就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收益降低,乃至出现合规风险。
2 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施工阶段 EPC 总承包方的风险管理策略
2.1 建立风险评估与分级机制
EPC 总承包方应组建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团队成员包括设计、施工、采购、财务等方面的专家。在项目前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定性评估可通过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识别风险因素;定量评估可运用层次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工具,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将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以便后续采取针对性地管控措施。
2.2 开展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设计与技术风险,EPC 总承包方在项目前期应加大勘察投入,采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如无人机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等,对山地地形进行精确测量,获取详细的地形数据,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入成熟的技术方案,对新型技术进行充分论证和试验,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针对材料和供应链方面的风险,EPC 总承包方要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在对供应商进行筛选时,要根据其声誉、生产能力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筛选,选出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同时要与主要的供应商签署长期供货合同,阐明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给。通过设立紧急物资储备仓库,储存必要的物资,以应付紧急事件。
在施工实施风险管控方面,EPC 总承包方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施工现场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质量风险,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施工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验,对各施工工序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在面临外部环境风险的情况下,EPC 总承包商必须强化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监控与预警。加强与气象、地质等部门的协作,使气象和地质资料能够得到更准确的预报,为应对各种恶劣气候及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成本控制风险,EPC 总承包方在项目前期应进行详细的成本预算,充分考虑山地光伏项目的特殊性,对各项费用进行准确估算。在施工阶段,要制定出一套成本动态监控机制,利用成本管理软件对工程成本的变动进行实时追踪,定期地对成本进行核算,将真实成本和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并对其发现的成本偏差进行剖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手段,保证项目成本不超出预算 [3]。
2.3 引入数字化风险管理工具
EPC 总承包方应引入数字化风险管理工具,如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项目风险的全过程管理。该系统可集成风险识别、评估、监控、预警等功能,通过对项目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信息。通过 BIM 技术,可以实现工程的 3D 模型化,将设计与施工过程可视化呈现,及早发现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减少风险。
3 结语
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施工阶段,EPC 总承包方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开展风险管控措施,EPC 总承包方能够构建起“风险分级评估 - 全流程管控 - 数字化赋能”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提升项目的履约能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策 , 胡新余 , 李报春 . 山地光伏发电 EPC 总承包项目综合设计与施工管理 [J]. 安装 ,2019,(03):59- 62.
[2] 杨龙晏 . 光伏 EPC 总承包项目采购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J]. 中国招标 ,2024,(03):103- 105.
[3] 周锐 . 浅谈山地光伏 EPC 项目设计与施工的现场管理 [J]. 水电站设计 ,2024,40(01):18- 22+62
中建八局科技研发立项项目 (2024- 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