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与跨学科实践策略

作者

范海云

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陕西省西安市,710003

摘要: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探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整合与跨学科实践策略。文章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跨学科实践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以期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跨学科实践

引言

“新课标”明确提出“加强单元整合,注重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并强调“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实现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主题整合与跨学科实践,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指导,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统领,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突破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将一个学期的课程内容或一个学科的内容重新组织成若干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学习整体。大单元教学并非简单的内容拼凑,而是基于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和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系统设计。它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注重构建知识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大单元教学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意义深远,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核心素养方面,大单元教学通过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有效促进了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其次,大单元教学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和实践,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另外,大单元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的重复和碎片化,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大单元教学通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的原则与方法

(一)主题整合的原则

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整合应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主题整合必须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展开,即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确保教学目标全面且具有整体性,促进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均衡发展。主题整合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特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突出语文学习的本质属性。同时,主题整合还需尊重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题整合应注重内在关联,不仅要关注单元内各篇课文之间的逻辑联系,还应考虑单元与单元之间、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起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主题整合的方法

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整合方法灵活多样,旨在构建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基于人文主题,教师可围绕特定情感或价值观,如“爱国情怀”,将《沁园春·雪》、《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课文汇聚成单元,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感受家国情怀。基于语文要素,则以核心语文能力为线索,如“论证方法”,将《纪念白求恩》、《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课文整合,引导学生掌握论证技巧。基于任务驱动,则以具体任务为导向,如“制作一份旅游攻略”,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课文串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三种方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实践策略

(一)跨学科实践的意义

跨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其意义在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它通过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有机融合,构建起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种实践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跨学科实践策略

为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跨学科实践可采用以下策略:其一,基于主题的跨学科融合,教师可选取“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主题,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视角展开探究。例如,在“说明文”大单元教学中,设计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可指导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开展家乡地理环境调查并撰写报告;或设计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可指导学生结合生物学科知识,了解动植物习性并撰写说明文。其二,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实践,教师可设计“制作校园文化宣传册”、“策划校园文化活动”等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综合运用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剧”大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短剧,需运用语文进行剧本创作,运用音乐进行配乐,运用美术进行舞台背景和服装道具设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后期制作。其三,基于问题的跨学科探究,教师可提出“如何提高阅读兴趣”、“如何解决校园欺凌”等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二、五单元“议论文”大单元教学之后,针对“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的问题在班级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可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其构成和演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使用者的心理动机,并最终撰写相关文章。

四、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整合与跨学科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教师需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积极探索并践行有效的主题整合策略,如基于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或任务驱动,以及跨学科实践策略,如基于主题、项目或问题的融合与探究,从而构建起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不仅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为新时代语文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松楠,徐雪飞.黑龙江省中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10):96-98.

[2]徐文扬.浅谈提高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9):88-90.

[3]端木国雨.中职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23,(04):73-80.

作者简介:范海云(1979.8.6),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本科,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基础理论及实践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22XAGH475 ,课题名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