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河
李玟 唐芸
南宁师范大学
【摘 要】本文聚焦于壮绣这一传统手工艺,探讨其在当代文创产品开发中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壮绣的历史文化内涵、传统技艺特点以及当前传承面临的挑战,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数字化技术和市场需求,提出壮绣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旨在推动壮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壮绣;文创产品;创新开发;非遗传承
引言
在全球化冲击下,众多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传承危机。壮绣是壮族民间传统刺绣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瑰宝,承载着壮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1]。本研究旨在为壮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将壮绣元素与现代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能够使壮绣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选题分析
(一)壮绣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技艺特点
壮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图案题材广泛,涵盖了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在技艺方面,壮绣以针法细腻、色彩艳丽著称,常用的针法有平绣、锁绣、打籽绣等,不同的针法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2]。壮绣,作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环大明山骆越古国千年的文明积淀,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衣青花斑布”的记载,印证了壮族先民已掌握织锦与刺绣技艺[3]。壮绣的色彩体系,红色象征热烈与吉祥,黄色寓意光明与希望,绿色代表自然与生机,三者构成刺绣的主色调。绣娘巧妙运用补色对比,如蓝绿配红、黑黄相衬,壮绣的图案题材丰富。体现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的理解与热爱。其色彩体系蕴含着壮族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哲学,使画面既浓烈奔放又和谐统一[4]。
(二)锦绣山河指尖上的壮绣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目的
文章旨在分析壮绣。传承非遗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壮绣,它以细腻的针线和精美的刺绣技法,巧妙地在绢、步等织物上绣出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图案,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刺绣中我们将创新元素结合到手工刺绣中,制作出各类兼具实用性个艺术性的文创创意产品。
1.2研究意义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壮族人都在广西,壮绣是壮族文化的瑰宝,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前,壮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一代对传统刺绣的兴趣逐渐降低,导致技艺传承出现断层[5]。本研究将探索壮绣纹样与文创产品的创新结合,为壮绣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与发展趋势。
二、壮绣文创研究分析和开发
(一)纹样的选择与文化寓意
壮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其中选取的图案题材也十分广泛,涵盖了植物、动物、自然、几何纹等。纹样造型夸张、简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6],笔者了选取壮绣中最经典的图案开展文创设计和研究分析。
鱼纹:常出现在婴儿背带上。常寓意着多子多福、生活富足、同样也是一种生殖崇拜。
回纹:几何纹样。常寓意吉祥、和谐与秩序、生命力。
云雷纹:自然纹。常寓意着生殖与生命力、吉祥永续。
(二)文创的设计与开发
2.1壮绣纹样设计
对壮绣的新文创的研究与开发是本文的核心。团队翻阅大量知网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上网查阅相关内容,将壮绣中经典的几个纹样提取出来重新组合排列之后设计到新文创当中。通过提取的纹样来设计深入研究和整理壮绣纹样,理解其内涵和价值,为后续文创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壮绣文创开发
基于壮绣纹样的文化寓意与现代消费需求,团队将开发方向聚焦于以下三类产品:
家居装饰类:提取在设计鱼纹、云雷纹的连续纹样,设计抱枕套、浴巾等,通过大面积重复构图强化视觉冲击力,适配现代简约家居风格。
服饰配饰类:将回纹与云雷纹解构为几何线条,应用于丝巾边缘、包袋扣饰等,既保留传统符号的仪式感,又符合都市穿搭的轻量化审
饰品礼品类:以鱼纹“跃龙门”寓意结合学生用品(如笔记本封面),传递勤学奋进的价值观;铜钱纹、鱼纹衍生的镜子等伴手礼,满足文旅市场的符号消费需求。
三、壮绣文创可视化与落地可实行
3.1壮绣文创可视化创作
数字化辅助设计:团队前期先用软件Adobe Illustrator工具对传统纹样进行变体组合,突破手工刺绣的构图限制,生成符合现代审美的图案。再用软件Procreate和Photoshop 进行文创的设计。通过翻阅资料和实践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完善,最终确定新文创的落地方向。
3.2壮绣文创落地可行性
壮绣作为壮族传统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图案精美,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壮绣文创落地可行性分析团队所提供使用word文档制作的数据图表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结合壮绣自身优势,其文创落地具备多方面可行性:
市场需求层面:图表呈现出文化产业各领域的收入情况,反映出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当下消费者对文创产品需求递增,尤其青睐蕴含民族文化特色的商品。
像壮绣手包、丝巾等产品,都有广阔需求空间。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壮绣传统元素相结合,开发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如在家居装饰、旅游纪念品等领域,运用壮绣图案和色彩进行创新设计,提升产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7]。
产业结构角度:壮绣文创落地可融入文化制造业,推动壮绣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深度融合,打造壮绣文化产业链。开发壮绣主题旅游线路、体验工坊等,实现壮绣的多元化发展[8]。
创意设计助力:壮绣文创产品开发中,创意设计可将现代审美与壮绣传统元素融合。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对壮绣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通过建立壮绣数字博物馆、开展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壮绣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既保留壮绣文化韵味[9]。
四、结语
壮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新文创产品的开发,能够使壮绣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传承与创新。相信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使壮绣这一传统手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廖明君. 壮族刺绣艺术[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8.
[2]李路. 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壮绣为例[J]. 丝绸,2018(5):75 - 80.
[3]黄现璠. 壮族通史[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4]覃德清.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 广西民族研究,2012(3):110 - 116.
[5]李路珂. 中国传统纹样图释[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6]韦丹妮. 壮绣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装饰,2015(8):102 - 103.
[7]王宁. 文化创意视角下壮绣的创新设计研究[J]. 设计,2020(12):120 - 122.
[8]陈敏. 壮绣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艺术科技,2022(6):18 - 20.
[9]刘芳.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以壮绣为例[J]. 传媒论坛,2021(10):14 - 16.
基金项目:来源: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广西自治区级大创项目,名称:锦绣山河——指尖上的壮绣新文创产品开发与研究,编号:S2024106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