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过程咨询视角下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雪 陈宇

210111198511101525 210802199202010538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下概预算管理分散、信息割裂等问题日益凸显。全过程咨询作为新型工程管理模式,为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与方法。本文基于全过程咨询视角,深入剖析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内涵与意义,探讨当前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全过程咨询对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全过程咨询视角下实现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与管理效率,推动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全过程咨询;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成本控制

一、引言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概预算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贯穿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的全生命周期。科学合理的概预算管理能够有效保障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超支风险,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下,由于设计、施工、造价等环节相互分离,各参与方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导致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准确、过程变更频繁、结算争议不断等 。全过程咨询模式强调整合项目各阶段资源,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协同管理,为解决工程概预算管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研究全过程咨询视角下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对于优化工程管理流程、提高项目成本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一)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内涵

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通过整合项目各参与方的资源与信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实现工程概算、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的协同运作。它要求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打破信息壁垒,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进行密切沟通与协作,共同参与概预算的编制、审核与调整工作,确保概预算能够真实反映项目成本,有效指导项目建设。

(二)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意义

1. 提高成本控制准确性:协同管理能够使各参与方从项目的不同角度出发,共同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预算偏差。设计单位可以根据造价咨询单位提供的成本数据优化设计方案,施工单位也能提前了解成本控制目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2. 减少变更与索赔:通过协同管理,各参与方在项目前期就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与预判,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与工程索赔。这不仅有助于保证项目进度,还能降低项目成本风险。

3. 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协同管理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环节的割裂状态,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各参与方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做出准确决策,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的管理效率。

三、当前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方沟通协作不足

在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可能只注重技术可行性,忽视成本因素;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施工存在冲突,可能未及时与设计单位和造价单位沟通,擅自进行变更,导致概预算失控 。

(二)信息传递存在障碍

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大量信息,包括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材料价格等。由于各参与方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信息格式不统一,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失真等问题。此外,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也使得概预算编制与调整无法及时反映项目实际情况。

(三)概预算编制缺乏全过程考量

传统的概预算编制往往侧重于项目前期阶段,对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后期的结算阶段考虑不足。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价格波动、工程变更等因素,实际成本可能与预算产生较大偏差;而在结算阶段,由于前期资料不完整、记录不准确等原因,容易引发结算争议,影响项目成本的准确核算。

四、全过程咨询对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促进作用

(一)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全过程咨询单位作为项目管理的统筹者,能够整合设计、施工、造价等各方面的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各参与方可以实时共享项目信息,包括设计方案、施工进度、材料价格等,打破信息壁垒,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

(二)统筹协调,加强各参与方协作

全过程咨询单位凭借其专业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进行有效的统筹协调。在工程概预算管理方面,全过程咨询单位可以组织设计、施工、造价等单位共同参与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工作,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各方充分理解彼此的需求与意图,从而实现概预算的协同编制与执行 。

(三)实施全过程管理,提升概预算控制水平

全过程咨询强调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到后期的竣工结算,全过程咨询单位都能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在项目前期,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和造价分析,合理确定工程概算;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踪项目进度与成本变化,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预算的执行;在结算阶段,全面审核结算资料,准确核算项目成本,实现对工程概预算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五、全过程咨询视角下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协同管理组织架构

在全过程咨询模式下,应建立以全过程咨询单位为核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参与方在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中的职责与分工,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概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各参与方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协同管理。

(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搭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平台,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信息编码体系,实现项目各阶段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利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设计、施工、造价等信息整合到三维模型中,通过模型的可视化展示和数据分析,为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信息支持。此外,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项目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三)强化全过程概预算控制

1. 项目前期阶段:在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全过程咨询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作。设计单位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造价因素,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造价咨询单位要根据设计方案,准确编制工程概算,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施工过程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全过程咨询单位要加强对工程进度和成本的监控。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审核,分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及时跟踪材料价格波动情况,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材料价格调整,控制材料成本。此外,定期对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3. 竣工结算阶段:在竣工结算阶段,全过程咨询单位要组织相关单位对结算资料进行全面审核。确保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范进行结算审核。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要组织各方进行协商解决,确保项目成本的准确核算。

六、结论

全过程咨询视角下的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是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各参与方协作、实施全过程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概预算的精准编制与有效执行。在未来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应进一步推广全过程咨询模式,不断完善工程概预算协同管理体系,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 李玲飞.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理论体系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18, 16(12): 1-6.

[2] 王雪青, 杨婷. 基于BIM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9, 33(01): 103-108.

[3] 陆惠民, 苏振民, 王静峰. 工程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