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

阳宏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实验学校 237000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及学生习作表现,指出细节描写教学存在形式化、表层化、碎片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优化细节描写教学路径,包括构建系统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感官体验等方法。同时探索实践层面应用策略,强调情境创设、典型素材分析与多元评价机制建立等具体做法,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细节描写能力,促进写作水平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的能力缺失与表现

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细节描写教学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纵观现行教学实践,教师往往侧重写作题材选择、文章结构安排及主题思想表达而忽视细节描写技巧教学。大多数课堂停留于泛泛指导,如注重细节捕捉特征生动描绘等宏观要求,缺乏具体可行指导策略。学生习作中细节描写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几方面:其一习作中概念化、抽象化倾向严重,文章充斥空洞说教及主观评价,鲜见具体生动细节;其二细节选择盲目随意,无法把握关键特征,常见堆砌无关细节或平铺直叙现象;其三感官体验缺乏,大多数学生习作仅局限于视觉层面简单描述,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元感官体验几乎缺席;最终语言表达单一乏力,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细节呈现缺乏新鲜感与冲击力。

这些问题根源能追溯至现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仍固守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忽视细节描写重要性;教学内容割裂,未能将细节描写融入日常教学各环节;教学方法单一,过分依赖范文模仿与技巧讲解缺乏实践体验;评价机制不健全,作文评改关注点偏向内容主题与语法结构,对细节描写质量评价标准模糊。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细节感知力、表达力受限,写作能力难以实质性提升。分析当前初中生习作样本发现,即使优秀作品也常因细节描写不足而失色,文章缺乏真实感与感染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教师应改革教学理念,确立细节决定成败指导思想,贯穿写作教学全程。课程设计应打破传统单一讲授模式,构建感知—体验—表达—提升循环体系。强化观察力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敏锐观察习惯,通过定点观察、微观世界、换位思考等训练提升细节捕捉能力。拓展感官体验途径时,突破单一视觉描写局限,引导学生运用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感知世界。创新教学方法上,引入情境教学法,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细节感知;运用比较阅读法,选取优秀文学作品与学生习作对比分析;实施小组合作法,组织集体观察同一对象,交流不同角度细节发现。教师须优化阅读与写作教学联动机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析文本细节描写艺术。语言训练时,注重表达准确性、生动性、新颖性。最终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制定细节描写质量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形成自评互评良性反馈机制。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校园一角观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如花坛、操场、图书馆等特定场景,教授观察方法。执行环节中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限时十五分钟,专注一处景物,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回到课堂后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笔记,教师点评典型案例如阳光穿过银杏树叶缝隙,斑驳光影洒在青石板路上,宛如一幅流动水墨画。接着展示《桂花雨》中关于桂花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色彩、气味、动态等多感官细节塑造生动画面。然后组织小组活动,以校园四季为主题,每组负责一个季节,集体构思细节描写。最终布置创作任务:《我眼中校园一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细节描写技巧,通过精准观察捕捉景物特征,多角度、多感官呈现校园风貌。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能力的提升与巩固

情境创设策略是重要突破口,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鲜活场景,或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置身真实环境中积累感性认识。开展校园四季主题观察,引导学生记录景物变化;组织走进社区活动,观察记录不同职业人物工作场景;设计家乡味道专题,搜集记录地方特色细节。重视典型素材示范分析时,应精选文学名家细节描写片段,如丰子恺散文中童趣描写、杨绛作品中人物刻画、余秋雨文章中景物呈现等,引导学生解析作者表达细节方式。采用对比阅读策略,将同一主题不同水平习作相互比较,凸显细节描写质量差异。探索写作训练梯度设计时,宜采用细节补写、片段扩写、主题续写等由简到繁训练方式。针对人物描写,先练习外貌细节补写再尝试行为细节扩写,最终完成包含多维细节完整人物刻画。针对景物描写,教师先引导学生捕捉静态特征,再表现动态变化,最终融入情感体验。写作评价环节应建立多元反馈机制,设计细节描写质量评价表,实施教师点评、小组互评、自我反思相结合方式。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难忘瞬间细节刻画训练。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回忆印象深刻事件,思考关键细节。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播放音频片段,如下课铃声、篮球拍地声、朗读声等校园声音,激活学生听觉记忆。接着展示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恐惧心理。随后进行细节放大镜训练,展示模糊事件描述:小明考试紧张,请学生补充具体细节,帮助理解细节如何具象化抽象情绪。进入创作环节,实施三步法训练:第一步细节速写,要求列出回忆事件中五个最具特征细节;第二步感官拓展,引导思考除视觉外还有哪些声音、气味、触感等;第三步情感融入,指导思考这些细节如何反映当时心情变化。最终完成《难忘一刻》习作,要求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事件过程与情感体验。

结论: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内容割裂、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应构建系统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路径,强化观察能力培养,拓展感官体验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实践层面应注重情境创设,加强典型素材分析,实施梯度训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教学策略落实与实践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细节描写能力,促进写作水平质变飞跃,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曾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细节描写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02):36-38.

[2]彭雪梅.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89-90.

[3]沈法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