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研究

作者

陶亮

中咨环北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626099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阐述了风险识别的多种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专家访谈法、历史数据法等,以及风险评估的定性、定量和半定量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并提出优化策略。强调科学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对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性,旨在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一、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旨在高效达成项目目标,而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工程项目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面临诸多风险,若不能有效识别和评估,将影响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因此,研究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意义重大。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2.1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组织项目团队成员、专家等相关人员,在宽松氛围下,自由提出关于项目可能面临风险的想法。例如,在某桥梁建设项目启动初期,项目团队召开头脑风暴会议,成员们从施工技术、地质条件、天气状况、原材料供应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诸如可能遇到复杂地质导致基础施工困难、暴雨天气影响施工进度、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出现问题影响供应等风险。这种方法能激发参与者思维,快速获取大量风险信息,但受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影响较大,可能遗漏一些潜在风险。

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工程项目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获取风险信息。如在某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者访谈了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家。专家们凭借丰富经验,指出项目可能因设计变更导致成本增加、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引发工期延误等风险。该方法能获取专业、深入的风险信息,但可能存在专家意见片面或不一致的问题。

2.3 历史数据法

分析过往类似工程项目的数据资料,识别当前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某地铁建设项目参考了其他城市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铁建设数据,发现曾出现过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遇到不明障碍物导致施工停滞的情况,从而识别出本项目在相同地质区间施工时可能面临同样风险。不过,由于不同项目存在差异,历史数据不能完全照搬,需结合当前项目实际情况分析。

三、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3.1 定性风险评估方法

定性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专家的判断和经验,其核心在于通过专家对风险进行主观评价。以某水利工程项目为例,采用风险分级法,将风险发生可能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影响程度分为严重、较大、一般、轻微四个等级。在评估洪水风险时,专家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认为项目施工期遇到百年一遇洪水的可能性低,但一旦发生,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严重。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数据收集和计算,能快速对风险进行初步判断。然而,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主观性强,不同专家可能因知识背景、经验差异给出不同评估结果,对专家依赖性高,缺乏客观数据支撑,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3.2 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定量风险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风险,旨在通过精确计算得出风险相关数值。在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评估成本风险。通过对人工成本、材料价格、设备租赁费用等多个成本风险因素设定概率分布,利用计算机模拟大量可能的成本情景,最终得出在给定置信水平下,项目成本超出预算 10% 的概率为 20%。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提供精确的风险评估结果,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但它需要大量准确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收集难度大、成本高,且计算过程复杂,往往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特定的软件工具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对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3.3 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半定量风险评估结合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特点,其中风险矩阵法最为常用。它将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分别划分为不同等级,形成矩阵进行评估。如在某市政工程项目中,把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均分为 5 个等级构建风险矩阵,对地下管线改迁风险评估后发现,其发生可能性为中等,影响程度为较大,在矩阵中处于较高风险区域。半定量评估方法既不像定性方法那样完全依赖主观判断,又不像定量方法那样需要大量复杂计算和数据,相对简单且兼具一定准确性,能够直观地展示风险等级,便于项目团队识别重点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应用广泛 。

综上所述,定性、定量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管理者应根据项目特点、数据可获取性、时间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案例分析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在项目启动阶段运用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团队成员提出了项目可能面临设计方案变更、施工场地狭窄影响材料堆放和机械设备停放、周边居民投诉施工噪音影响进度等风险。利用专家访谈法,专家指出项目所在地区夏季多暴雨,可能对基础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产生较大影响,以及该地区建筑劳动力市场不稳定,可能导致施工人员短缺影响工期。通过查阅历史数据,发现类似规模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曾出现因建筑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成本超支的情况。

在风险评估阶段,采用半定量的风险矩阵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如设计方案变更风险,发生可能性为较高,影响程度为严重,处于高风险区域;施工场地狭窄风险,发生可能性为中等,影响程度为较大,处于较高风险区域。根据评估结果,项目团队制定了针对性风险应对措施,如针对设计方案变更风险,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前进行多方案比选;针对施工场地狭窄风险,规划合理的材料堆放和机械设备停放区域,并与周边场地所有者协商临时借用场地。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及应对措施,项目顺利推进,未因重大风险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

五、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的优化策略

5.1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单一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存在局限性,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提高准确性。在项目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如在项目前期,采用头脑风暴法和专家访谈法广泛收集风险信息;在风险评估阶段,先用定性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再对重点风险采用定量方法精确评估。

5.2 建立风险数据库

收集整理项目风险信息,建立数据库。记录风险发生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在新的工程项目中,可快速查询相似风险,为风险识别与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对风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风险规律。

5.3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项目团队成员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组织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和案例。增强成员风险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敏锐发现风险迹象,准确评估风险。

六、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保障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头脑风暴法、专家访谈法、历史数据法等风险识别方法各有优劣,定性、定量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也适用于不同场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知,科学运用这些方法能有效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合理应对措施。为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与评估效果,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风险数据库并加强人员培训。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工程项目复杂性增加,需不断探索创新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以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柯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C]//2024智慧施工与规划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4:1-3.

[2]赵胜利,李鑫.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研究[J]. 城镇建设,2025(1):266-268.

[3]王浩,邓楚星,靳海攀.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调查与识别方法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17(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