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

王岩松

四川南江自然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635600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安全管理成为了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利益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体系不完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流动性等特点,涉及众多的人员、设备和材料,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风险。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意识淡薄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和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他们往往只注重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同时,一些施工人员也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如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违规用电等,这些都给施工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2 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监管漏洞和监管不力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监管手段落后,难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部门之间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导致安全监管工作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2.3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这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凭借经验进行操作,对施工安全风险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同时,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这也增加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4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降低成本,往往忽视了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同时,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关键路径。施工企业应构建全面且系统的培训体系,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有机整合。在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中,组织施工人员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增强其依法依规施工的自觉性。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则要结合具体施工环节,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现场演示等方式,详细讲解各工种的操作规范,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

培训形式需丰富多样,以增强培训效果。集中授课可邀请行业专家、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进行专业讲解,系统传授安全知识;现场演示能让施工人员直观地了解安全操作流程,如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规范进行高空作业等;安全知识竞赛则以趣味性的方式激发施工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安全知识。此外,利用短视频、在线课程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碎片化学习,方便施工人员随时随地获取安全知识。

3.2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监管

政府监管部门需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全方位完善监管体系。在人员方面,加大培训和配备力度,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课程,邀请安全监管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合理增加监管人员数量,确保每个工程项目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引入先进的监管手段是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信息化监管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数据,如人员考勤、设备运行状态、安全隐患信息等,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远程监控技术则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监管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随时查看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和安全隐患。

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制定详细的部门职责清单,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形成监管合力。为确保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考核机制,对监管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促使其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3.3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

施工企业在施工人员的选拔和管理上应严格把关。在招聘环节,优先选择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如具备建筑施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其具备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基本能力。

建立健全施工人员培训教育制度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保障。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需求,安排不同阶段的培训课程,如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等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持续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管理要求。

3.4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落实安全责任

施工企业必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是落实安全责任的核心,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从企业管理层到项目负责人,再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施工人员,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并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是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标准和流程,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等方面。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及时进行整改。对违规操作的行为,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四、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体系不完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监管;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落实安全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利.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低碳世界,2023,13(9):61-63.

[2]于永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建筑与装饰,2017(7):72-73.

[3]曹建国.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3358-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