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作者

王思雨

大连众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施工技术革新与现场管理优化成为保障工程效益的核心环节。本文系统剖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的发展现状,指出传统施工技术在效率、能耗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现场管理中制度滞后、人员素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上述挑战,提出推广装配式建筑、BIM 技术等新型施工技术,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23年已突破31万亿元,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施工技术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其创新应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与建设周期;而现场管理则是保障施工有序推进、落实安全规范的关键环节。当前建筑行业仍存在传统技术依赖度高、新型技术推广不足,以及现场管理粗放化、信息化水平低等困境。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1.1 传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局限

在建筑工程发展历程中,传统施工技术凭借成熟的工艺体系和广泛的适应性,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钢筋绑扎等技术至今仍是建筑施工的基础环节。例如,在住宅建筑中,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依然采用传统的木模板支设、钢筋现场绑扎和混凝土泵车浇筑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仍是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传统施工技术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施工效率方面,传统工艺多依赖人工操作,工序繁琐且耗时较长。

1.2 新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伴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BIM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智能化施工技术等新型技术方法层出不穷,得到了广泛推广。采用新型装配式建筑技术,构件的现场湿作业量大幅度减少,大部分构件在工厂完成,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缩短了施工作业面时间,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的一致性。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施工管理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利用BIM三维建模技术、信息一体化技术直观地展示工程施工过程的模拟施工及相互碰撞协调,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与优化,根据BIM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展示出的进度数据对现场施工任务进行分解,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提前识别碰撞问题200余处,避免施工返工,减少工程施工投入约500万元。绿色施工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2.1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程的施工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大致分为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具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节点的时间和目标,划分出各个施工工序的开工时间点和完工时间点,再利用进度管理的工具进行跟踪和调整,以达到工程施工的进度计划。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对原材料的进场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等进行管理,对于不合格的设备与材料等及时进行退回处理,形成工程的质量追溯体系,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工程施工的安全不仅关系到整个施工流程,还牵动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对于现场施工质量,企业还要编制安全操作规程,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施工安全检查,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对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等重点发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和防范。成本管理包括在工程项目开工的时候进行成本测算,计算出工程的总体费用。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施工的进度确定施工成本的用途,在项目开工时进一步计算整个工程的造价,再根据各个环节的施工流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项目造价的跟踪分析,项目结束后与整体造价的造价项目进行对比,最终分析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成本管理效果。

2.2 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已被强调多年,但在其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没有具体执行,导致责任划分不清晰、没有奖惩制度等问题,或是一线职工为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质量安全意识不高,管理人员中也有经验欠缺、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3.1 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加大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制定完善预制构配件设计、生产及安装规范、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基地、构配件生产线建设规模,走批量化生产、产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推广BIM技术,积极推进BIM技术在施工各环节的使用,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的一体化。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创新,研发针对复杂地质地层、深基坑支护、大跨度高层结构等复杂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研发超深基坑支护技术、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技术、钢管桩隔仓基坑加固技术等。完善施工技术标准建设,建立施工新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推广机制,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保证。

3.2 现场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要健全管理制度。将体系管理要求、操作管理流程、操作规程、工作标准、考核方案等细化、量化,建章立制,确保各单位及人员的管理职责清晰明确,并狠抓制度落实,完善监督、检查、处罚等考核奖罚机制。要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施工一线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和质量安全防控水平,并对施工人员的上岗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危险性较大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人员的培训,并建立有关档案资料备查;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定期教育培训工作,并与先进的施工管理方式和最新的科技产品相结合,建立定期的交流培训机制,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要加强管理理念,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引入智慧工地管理体系,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现场施工进度、现场作业、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控,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要引入大数据技术管理。要建立顺畅的协调机制。工程项目联系复杂而广泛,关系错综复杂,若彼此之间协调不紧密,则给工程建设增加不少难度。经常性保持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利用BIM技术的协同功能,实现多专业、多工种的实时沟通和协作,避免施工中存在冲突与错漏。

结语

现场施工管理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及项目完成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在传统技术局限性和现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只有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教育、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等问题,促使施工技术的创新以及施工管理水平同步实现升级,才能将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规范化地适应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促进整个建筑行业走向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

参考文献

[1]赖锦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9):40-42.

[2]刘天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