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任职培训干部学员管理问题探析

作者

李修原

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九大队 四川成都 610213

摘 要:本文在对初级任职培训干部学员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对破解部队在职干部参加院校任职培训期间的管理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院校任职培训学员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任职培训  干部学员  激励管理

任职培训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军队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地位作用日趋明显,培训任务逐年增长。如何紧贴部队在职干部培训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任职培训干部教育管理,已成为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课题和任务,亟待院校各级管理人员研究解决。

一、任职培训干部学员的特点

(一)实践经验丰富,但规章制度落实意识不强

任职培训学员来自全军各类部队工作岗位一线,有部分已经是基层单位主官或机关科(处)长,岗位任职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对部队管理机制有着深入的了解,部分学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甚至不亚于学员队干部,对学员队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免疫力”,容易出现“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就是没人愿意落实”的窘迫局面。特别是部分任职培训学员在工作中长期处于“管理者”和“领导干部”的角色,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向 “被管理者”和“普通学员”的转变,对院校各项规章制至若枉然,我行我素,容易形成负面聚焦效应。

(二)学习目标明确,但行政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院校任职培训本身具有专业班次类型多、层次跨度大、在校时间短、培训目标针对性强等特点,调查结果也显示,86%的培训学员对参加培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下步任职规划。也正是明确的培训目标针对性致使学员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研究,而对学员队日常行政管理和经常性政治教育的地位产生错误认识,有一部分学员甚至认为学员队是个临时单位,加之参训学员都已经是干部,培训就应该过得轻松舒服,没有必要拘谨于日常管理制度,集体荣誉感不强,导致学员队统一规范化管理更加艰巨。

(三)兴趣爱好广泛,但集体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任职培训学员来自全军不同单位,工作岗位、学历层次、专业类别、人生规划等都大不相同,每名学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欲望。同时,由于学员个体思维兴趣的相对固定化和成熟化,造成学员对新鲜事物提不起兴趣,对学员队组织的集体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不愿意让集体活动占用自己的空闲时间,甚至对非自己喜好的集体活动内心比较排斥和抗拒,加之学员整体兴趣爱好的广泛性,给学员队组织集体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任职培训干部学员管理策略

(一)注重因人而异,在激励机制设计上求细

只有建立一套与学员队实际相对应的培训管理激励制度,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激励目标的实现。任职培训干部学员年龄结构、单位性质、军衔职务、专业特长、任职经历等都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学员队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时,应有别于生长干部学员管理激励制度,注重每期培训班次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精心筹划,及时修订完善激励因素项目内容,做到在维持保健因素现状的基础上,力争从制度设计上充分挖掘激励因素在学员队管理中的功效发挥,真正把学员学习行为从个人行为上升为组织行为,把管理要求从软指标上升为硬指标。具体来讲,学员队在现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对学员激励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比如,在骨干选配方面可以推出竞争优选担任制度,并注重专业班次混合、男女学员搭配、高低军衔互补、爱好特长辅助等等,改变由学员队干部按照军衔职务从高到低排队的传统选法,避免“清一色”的高衔级别骨干结构,这样既可以增加学员队内部团结和友谊,又可以调动学员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学员个体的特长潜力,有效推动学员队整体工作,缓解管理上的压力。

(二)立足自主管理,在管理方法运用上求活

自主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力。任职培训学员往往是入伍多年的现职军官,他们具有深厚的管理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律意识,较高的行为自觉性和控制力。为此, 任职培训学员队干部应准确把握其政治觉悟高、自我约束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等特点,灵活运用先进管理理论和科学管理艺术,营造自觉的宽松环境,力争把对学员行为约束,变成学员的自我行动,把强制性变为自觉性,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更大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实行实现自主管理、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学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挥干部学员的高度自觉性,进而实现任职培训的五个相统一激励目标:严格的组织纪律与宽泛的教育氛围相统一, 正规的管理教育场所与有利于个人成长环境相统一,优良的管理教育传统与独特的校园文化统一,规范的整齐划一与鲜明的个性发展统一,刚性的硬管理与柔性的软管理相统一。

(三)力求客观公正,在量化管理考评上求严

常言到:世上从来不缺法规,缺的是法规的公平贯彻实施。从学院到大队再到具体学员队,各级往往都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学员教育管理制度规定,这些制度规定如果不能按一个标准客观公正地执行,则会变成一堆废纸。进行干部学员激励管理时更要注重公平公正,进行日常考评时还要注意公开量化考评。这样不仅能使参训的干部学员产生认同感,服从管理,而且能促使他们向榜样学习,争当先进,从而推动学员队整体管建工作高效高质推进。相反地,如果学员队干部在管理中出现严低不严高、严下不严上、同类问题区别对待等不公平情况,则参训学员往往会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歧视,其结果只能是学员队整体建设像一盘散沙,根本无从谈起整齐划一、规范有序。可以为每一名培训学员下发《量化管理明白卡》,并从最基本的出操、请销假等具体制度入手,按照一事一记、量化打分、公示通报、综合评定的方法,每天对学员的现实表现进行考评打分,每周进行通报讲评,并定期在学员队进行张榜公示,得到了广大培训学员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