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普融合浪潮下职高数学教学的创新转型策略
王敏
西安城市交通技师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的浪潮中,职高数学教学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职普融合促使职高数学教学理念更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革新。本文聚焦职普融合背景,深入探讨职高数学教学的创新转型策略,旨在通过理念引领、课程支撑与方法助力,推动职高数学教学适应职普融合浪潮,提升教学质量,为职高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职高数学教学在融合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于职高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普融合;职高数学;教学创新;转型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职普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职高数学作为职高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课程,在职普融合浪潮中,其教学模式与内容亟待创新转型。传统职高数学教学侧重于职业技能培养,与普通教育数学教学在理念、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满足职普融合后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因此,探索职高数学教学的创新转型策略,对于提升职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职普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更新、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法革新三个方面,系统阐述职高数学教学创新转型的策略。
1教学理念更新:奠定职普融合的思维基础
1.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职普融合背景下,职高数学教学需摒弃传统仅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狭隘理念,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紧密结合。数学不仅是职业技能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通用能力的重要学科。这些通用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在职业领域还是学术领域,都能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强调数学思维对职业素养的支撑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具备适应多变社会环境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2强化应用意识培养
职高数学教学应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职业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与专业技能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机械制造专业中,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可用于零件设计与加工精度计算;在电子信息专业中,数学的函数与方程知识可用于电路分析与信号处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竞争力。这种应用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
1.3融入创新思维理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是推动各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职高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职业领域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还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创新与学术发展提供思维支持。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体系构建:打造职普融合的教学框架
2.1课程内容整合优化
职普融合要求职高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整合与优化。打破传统职高数学课程与普高数学课程的界限,根据职普融合目标,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保留职高数学的实用知识,如数学在工程测量、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同时融入普高数学的基础理论,如函数、几何等核心概念。构建兼具职业特色与学术深度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路径需求。这种整合优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2.2跨学科课程融合设计
结合职高专业课程设置,设计跨学科数学课程是职普融合的重要举措。例如,开设“数学与机械制造”课程,将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与机械制造中的零件设计、加工精度计算相结合;开设“数学与电子信息”课程,将数学中的函数与方程知识与电子信息中的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相结合。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这种跨学科融合不仅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3分层分类课程设置
职高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职业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因此,实施分层分类课程教学至关重要。为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基础强化课程,帮助他们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升学习信心;为有升学需求的学生开设拓展提升课程,满足他们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为特定专业学生定制专业应用课程,如为建筑专业学生开设建筑数学课程,为电子专业学生开设电子数学课程。通过分层分类课程设置,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3教学方法革新:激发职普融合的教学活力
3.1项目式教学法应用
项目式教学法是职普融合背景下职高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以实际职业项目为载体,将数学知识融入项目任务中。例如,在建筑专业课程中,以房屋设计项目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房屋结构设计;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中,以零件加工项目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加工精度计算。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技能,提高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教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是职高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数学概念的直观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在线讨论、作业提交与反馈等活动,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例如,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展示数学概念,如几何图形的动态变换、函数图像的绘制等,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3.3合作学习与小组探究
合作学习与小组探究是职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解决复杂的数学应用题时,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分析问题,有的负责计算,有的负责总结。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结语
职普融合浪潮为职高数学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构建科学课程体系以及革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职高数学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在今后的职高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持续关注职普融合动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助力职高学生在融合背景下实现数学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双提升,推动职高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高数学教学的创新转型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相信职高数学教学将在职普融合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霞.职高数学概念教学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11):111-113.
[2]方丹,余微,石会芳.高职高等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J].山西青年,2024,(17):14-17.
[3]刘建方.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研究——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5,31(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