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

作者

呼群

15232519900707001X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剖析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防水及节能环保等现场施工技术要点,深入分析当前施工技术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应用不规范,标准化管理存在意识淡薄、制度执行不力,以及两者协同不足等问题。针对性提出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强化标准化管理、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标准化管理;协同发展;优化策略

引言

在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房屋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城市的形象与可持续发展。而现场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正是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剖析

1.1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根基,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稳定性。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强夯法通过重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力,有效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某沿海城市住宅小区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后,地基承载力提升达40% 。置换法适用于浅层软土处理,通过换填砂石、灰土等材料,改善地基性能。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广泛,灌注桩施工时需严格控制成孔深度、垂直度和混凝土浇筑质量,避免出现缩颈、断桩等问题;预制桩则要注重桩身质量检测与打桩顺序规划,减少挤土效应影响。

1.2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工程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就是钢筋加工,即对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折,钢筋螺纹连接时的丝头加工质量、拧紧力矩。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现场浇筑时其施工的顺序是先从远后近,从高处后低处,自上而下均匀且连续的进行,一层的浇筑必须一次施工完成,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前完成施工和振捣,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小于50cm,振捣的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并应适当振捣,振捣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密实,降低其孔隙率;还要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在混凝土浇筑后的下一自然日即应对其采取相应的覆盖和保湿养护措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增加和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保证了砼工程的质量与施工进度。

1.3 防水施工技术

渗漏的防治要点是屋面防水施工。卷材防水施工时,对基层应进行处理平整干燥,卷材铺贴应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确保搭接宽度和粘结牢固。某老旧小区改扩建项目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热熔法施工,较好解决了屋面渗漏问题。卫生间的防水以及厨房的防水施工重点是节点施工,尤其是阴阳角、管道根部的节点施工,需先进行防水涂料加强层施工,后进行大面积涂膜施工,且防水层应做好闭水试验,无渗漏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1.4 节能环保施工技术

利用节能灯具以及设施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在住宅及办公商业建筑中普遍采用的LED灯较传统的白炽灯节电率大于70%;采用的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如真空绝热板,双层的Low-E玻璃,拥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利用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系统与高性能的外窗系统,使得建筑的耗能减少了65%,实现建筑绿色节能的目的。

二、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2.1 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施工技术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施工企业本身技术力量不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能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施工,一些落后施工工艺技术也较为普遍,例如在某乡镇自建房的建设中,由于施工人员不掌握新型砌体施工技术,导致施工房屋出现了墙体裂缝;还有施工技术不规范的现象,技术交底形式化,一些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间距过大,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太短,施工出现质量隐患。

2.2 标准化管理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标准化意识薄弱。建设方存在重进度、轻质量,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一些单位承包工程没有标准化的思维观念。施工方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节约安全、质量管理成本。有的在建楼盘因未严格按照安全相关制度要求,造成高处坠落事故。落实执行标准化的制度不彻底,存在安全检查、质量验收等制度落实不力的现象,有的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材料摆放凌乱等问题,制度成了摆设。

2.3 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协同不足的问题

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信息交流沟通不及时。施工技术管理者关注施工技术执行,项目管理者关注现场施工管理,沟通交流不及时。某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与安全管理方案存在技术脱节,导致施工阶段安全隐患;施工技术执行与标准化管理改进没有统一策划与部署,施工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改进不同步发展,二者不能形成合力提高工程效益。

三、优化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的策略

3.1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策略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企业需要拟定完善培训安排,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定期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比如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培训,这可以通过理论性课堂培训与实地实践相结合来锻炼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要鼓励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可以大力研发施工技术,与科研机构合作解决施工技术难题,由政府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新技术的使用,对于使用绿色施工技术的企业进行资金的奖补,目前有的小型施工企业受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为调动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创新积极性,政府可以在实施资金奖补政策的同时,推出施工技术创新申报指南,可以设置相应的专项资金,对申报的资金奖补项目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并可提供政府的产学研服务平台,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快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

3.2 强化标准化管理的策略

加强项目标准化管理意识的培养。可通过行业协会开展宣传、企业内部开展培训,加强建设各方对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和认识。行业协会可通过定时组织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观摩交流会,到项目现场组织观摩优秀管理做法;企业内部应将项目标准化管理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使员工积极主动配合。严格执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大对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评分,并对未达到要求的项目予以处罚。

3.3 促进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协同发展的策略

通过建立协调交流的沟通机制,组建技术小组和管理小组协同工作的联合小组,定期进行协调会议,共享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信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从而不能顺畅沟通。联合小组应定期组织交叉专业的培训学习,增强双方对彼此工作方式与了解。

结语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入剖析施工技术要点,直面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实现施工技术提升与标准化管理强化的协同发展。未来,随着建筑行业不断革新,持续完善施工技术与标准化管理体系,将为房屋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承德.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5,(08):30-32.

[2]王永亮,郭慧慧,高冠华.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方式的探析[J].中国标准化,2024,(06):200-202.